绍兴齐贤下方桥,呈现水街独特的人文风貌与时代印迹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1-08-08 10:49:00

[摘要] 城市书房是在水街改造计划的尾声新增的一项任务,在此之前我们与业主经过深入交流,决定以“微创手术”的方式介入,拆除几栋政府产权的危房,并在危房的原址上设计全新的建筑。

绍兴齐贤下方桥城市书房,呈现水街独特的人文风貌与时代印迹.jpg

  绍兴齐贤镇下方桥水街东起老轮船码头,西至龙王桥河沿,全长800米,在陆路运输尚不发达的年代,承载了当地人的主要贸易往来和社交生活。随着高速城市化发展,水街没落,本地人口外迁,出现空心化现象。在设计的前期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水街保留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建筑风貌,但周边交通缺少组织、公共功能空间缺失。在“建设美丽乡镇”政策带动下,齐贤镇政府希望在保留特定历史风貌的前提下,使老街配套完善、环境整洁,为城镇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及工作环境以逐步实现城镇复兴。

  城市书房是在水街改造计划的尾声新增的一项任务,在此之前我们与业主经过深入交流,决定以“微创手术”的方式介入,拆除几栋政府产权的危房,并在危房的原址上设计全新的建筑。我们没有选择改造危房的原因是改造的成本比新建更高,而预算有限。新建建筑尊重原水街建筑风貌,与周边的建筑即融合又有差异,不同年代的建筑交相叠现,呈现水街独特的人文风貌与时代印迹,使之更具辨识度。

  下方桥城市书房由三部分功能组成:图书馆、咖啡馆、室外大台阶。其中,咖啡馆和室外大台阶是在水街改造项目的早期设计落成,而图书馆是在项目末期加建在咖啡馆建筑上而成。

  在咖啡馆与室外大台阶一侧,是我们在有限的用地范围内特意留出的小型公共广场,在如此高密度的小镇,供居民聚散的公共广场尤为重要。室外大台阶打破了建筑与广场的边界,广场沿着大台阶延伸到了建筑二层高度,让图书馆有另外一个入口。在建筑与广场之间的大台阶上方,设有一个大屋顶,在大屋顶下坐着可以遮阳,避雨,以不同的视角欣赏水街,也是阅读空间的外延。镜面不锈钢吊顶,反射广场下方人的活动,犹如录影机,记录水街居民的点点滴滴。

  图书馆加建在咖啡馆与相邻建筑的空隙之间,咖啡馆建筑与相邻建筑间距2到7米不等,为了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呈现出宽敞明亮的舒适阅读空间,我们决定不在图书馆室内设置任何隔墙及结构柱,仅以横向结构分割空间布局。图书馆主入口利用与旁边老建筑的间距设置了一个两层通高的走道,走道作为内部图书馆与外部街道的过渡空间,不仅为进入图书馆提供了仪式感,更能使读者在步入精神世界之前实现情绪的转换。

  在图书馆的二层空间,我们同样尝试通过设计打破平面空间和竖向空间的限制,例如,弯曲回廊扶手以增宽走道使用空间。进入到图书馆内部,平面空间的连续性以及竖向空间的通透性,从感官上放大了原本局促的空间,钢结构回廊结合钢化玻璃及LED面板灯一同布置,使上下层空间照度均匀,适合阅读。

  图书馆内部被两个回字形走廊分割成上下两层,挑空的回廊空间上方设有与之对应的屋顶采光筒,让自然光通过挑空空间进入图书馆室内,空间显得更宽敞明亮,镀铜铝板的金黄色,时常让来访者脱口而出“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诗句。一层的无柱宽敞空间经常被用来举办讲座、会议等活动;二层空间的使用者则更多的是本地中小学生,他们在此阅读、自习和停留,似乎是因为挑空的回廊、嵌入式的座椅为二层空间赋予了冒险性,更符合孩子的天性。

  建成投入使用后,镜面雨蓬下的大台阶,也符合我们设想般地,成为了镇上居民乘凉、闲聊、打发时间的理想去处。白天这里是下方桥水街的公共客厅,到了周末傍晚,镇政府会在此播放露天电影,居民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以城市书房为背景的社区公共电影院。

  以上就是建筑界知识频道给您带来的“绍兴齐贤下方桥城市书房,呈现水街独特的人文风貌与时代印迹”分享。我们会持续为大家分享更多建筑设计相关的知识给大家,寻找建筑之美,探索建筑之路。欢迎关注我们~

城市书房,水街风貌,图书馆设计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