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震减灾注入“科技含量”,筑牢防震减灾的生命线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1-07-29 11:07:30

[摘要] 又到一年“7•28”,这两天,从未忘记地震灾害带来的苦难,也就从未忘记与之斗争的防震减灾事业。这些年,唐山在防震减灾上不断探索,为防震减灾注入“科技含量”,提升“安全指数”。

为防震减灾注入“科技含量”,筑牢防震减灾的生命线.jpg

  又到一年“7•28”,这两天,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下又多了许多白色的、黄色的鲜花。

  虽是盛夏,这面黑色的墙却透出寒冷的光,让人心生悲凉。墙上名字密密麻麻,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生命,这些生命都在45年前那场大地震中戛然而止。

  燕山砀莽,渤海涛平,原丰土沃,河畅渠清……然天行有舛,丙辰之岁,降奇灾于唐山……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凌晨3时42分53.8秒,唐山市发生7.8级地震,24万余人不幸遇难。

  残存的遗址里留住了当初地震的惨烈,也见证着,45年来,一个新唐山从废墟瓦砾中崛起,“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不断刷新着世界对唐山、对中国的认知。

  从未忘记地震灾害带来的苦难,也就从未忘记与之斗争的防震减灾事业。这些年,唐山在防震减灾上不断探索,为防震减灾注入“科技含量”,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升“安全指数”。

  建成了拥有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地球物理场台网、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网、强震台网及“三网一员”宏观观测网络的最为齐全的地方地震监测体系;不断完善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实现了部门间、现场与指挥中心间音视频互联互通;加强防震减灾科学普及的创新研发,加快构建集减隔震、应急救援、地震仪器研发生产于一体的唐山防震减灾产业园……

  这些举措立足于“防”、于“救”,大大提升了科技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含量”。事实也证明,科技在防灾减灾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高预警速度、提升预警准确度、增强救援速度与质量。大数据时代,科技也应当成为防灾减灾救灾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2021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就指出,要不断增强防震减灾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统筹各方资源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到2025年初步形成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

  在唐山举办的2021中国•唐山国际应急产业大会、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大会上,展示了近些年防灾减灾救灾新技术新装备。比如曾多次参与抗震救灾工作的固定翼无人机、集消防、抢险、防疫等功能于一体综合应急救援车等。

  这些新技术、新设备给救援工作打开了新通道,也给人以新的希望。

  于7月1日起施行的《唐山市防灾减灾救灾条例》中也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究开发用于防灾减灾救灾的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应用。

  走过45年,唐山留给我们的,有伤痛,也有警醒。

  只有当防震减灾手段“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更加重视科技的“分量”,才能不断提高“防大震、减大灾、抗大震、救大灾”高质量服务能力。

  我们无法阻挡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将生命、财产的损失降到最低。

  以上就是建筑界热点频道为大家带来的“为防震减灾注入‘科技含量’,筑牢防震减灾的生命线”信息,建筑界热点频道也将持续关注相关建筑行业热点资讯,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行业热点~

防震减灾,科技含量,唐山大地震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