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当代美术馆,用独特的建筑外型诠释独特地貌肌理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1-07-02 14:28:29

[摘要] 一直以来艺术家和建筑师一直在积极寻求跨界合作,我们将展示由中国新兴建筑师设计的中国当代艺术博物馆,共同探索视觉文化、物质性和功能性的结合,先来看看银川当代美术馆。

银川当代美术馆,用独特的建筑外型诠释独特地貌肌理.jpg

  现场 / 外表:

  一边是沙漠,一边是绿洲,中间隔着的是黄河,这是建筑师对周边环境最直观的印象。美术馆在绿洲的这一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片土地曾是一片荒滩,要在这样一个了无人迹的地方、这样一座并不具备太丰沛的艺术土壤的城市,建造一座当代美术馆,建筑师需要找到她存在的必然性。

  通过对地貌学的研究,建筑师了解到美术馆的所在地在汉代至清代曾是黄河的流经之处。由于河水的冲刷,泥沙形成大量的固态沉积岩层:土壤表层的沉积岩层在千年的时间里逐渐移动、破裂,下层地质的岩石逐渐上升,在岩层不断挤压的过程中,河道逐渐迁移,原先的河床变成了如今的湿地。

  美术馆外观的设计正是基于这千年间地貌的变化,以流动的皱褶肌理还原了千百年间塑造了如今地貌的沉积岩运动,同这片土地千年前的过往发生着对话。美术馆的外观犹如一个“运动中”的地质断面,暗喻着这片土地千年间的变化,亦传达了这片土地的源头——黄河——丰富、多变的性格;而其流畅、优雅的线条,又给人以轻盈的印象,仿佛是“降落”在大地上,自成大地的景观。

  对建筑师来说,这座建筑犹如化石般记录着时间。

  材料:

  时间的风化

  美术馆采用玻璃纤维强化混凝土(GRC)为主体材质,通体暖白的色调(是为了维持材料的自然基础色调而不需要因为人工着色)。选择GRC这一材质,一方面可 以满足幕墙的双曲造型,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作为工业石材却有着同石材一样对环境的敏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颜色逐渐黯淡。然而,建筑师认为材质/建筑同气候、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才是有趣的,材质本身应当表现出时间的印记感。同时,建筑的表面刻意保留了每个体块间的缝隙(通常建筑师会为了维护表面的完美,而将其填平),一方面保持了其尽可能舍弃人工痕迹的原则,一方面则意在凸显建筑由石块累积而成的体量形态,如同南美印加帝国由巨大的石块堆砌而成的石头建筑,是时间与自然力作用的痕迹的记录。

  同时,建筑的外型是建筑师对这种地貌肌理的精神的诠释和形态的表达,”参数化”作为设计工具而满足了后期数字生产的条件。建筑表皮由1600多块板块组成,每块的大小不一,板块尺寸在40-8平米之间,在制作上没有“批量复制”的可能,均是独立制作而成,这也体现了一种在工业化设计时代不再主流的工匠精神。

  反“殿堂式”的美术馆:相聚之所

  建筑的设计实际上是从内部开始的,在充分考量了人的需求与空间感受之后,以内部空间布局作为外观形态的基础。不同于通常的美术馆如教堂般巍峨的形态,建筑师希望打破当代艺术同普通公众的距离,营造出一个欢迎访客进入的美术馆, 一层布置非展陈的休闲功能,是希望这里能够成为一个社区的枢纽、吸引人们 的相聚之所,使公众可以自然而然地感知艺术。

  以上就是建筑界知识频道给您带来的“银川当代美术馆,用独特的建筑外型诠释独特地貌肌理”分享。我们会持续为大家分享更多建筑设计相关的知识给大家,寻找建筑之美,探索建筑之路。欢迎关注我们~

银川当代美术馆,艺术空间,美术馆建筑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