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全球化、工业化、智能化,重庆城市更新有了新苗头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1-06-23 11:17:35

[摘要] 《重庆市城市更新管理办法》在重庆的城市化进程中,彰显出从规模扩张期进入品质提升转型期的背景下,“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巨大潜能和活力。

依托全球化、工业化、智能化,重庆城市更新有了新苗头.jpg  近年来,“城市更新”是国家和地方层面的重点工作之一。继去年“城市更新”一词首次出现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里,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6月2日,上海宣布率先成立全国最大城市更新基金;6月10日,北京发布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导意见……近期多地城市更新行动计划密集浮现,一揽子城市更新重大项目提速开工。

  6月18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发布了《重庆市城市更新管理办法》。文件中提到城市更新主要内容包括完善生活功能、补齐公共设施短板,完善产业功能、打造就业创新载体,完善生态功能、保护修复绿地绿廊绿道,完善人文功能、积淀文化元素魅力,完善安全功能、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重庆市城市更新管理办法》体现了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加快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建设“近悦远来”美好城市,建立健全与城市存量提质改造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助力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的战略考量。《重庆市城市更新管理办法》在重庆的城市化进程中,彰显出从规模扩张期进入品质提升转型期的背景下,“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巨大潜能和活力。

  重庆,作为一个大城、名城,城市发展史仿佛长江、嘉陵江一样源远流长、瓜瓞绵绵。在重庆开埠之前,重庆经历了秦张仪、蜀汉李严、南宋彭大雅、明戴鼎四次大规模的筑城。在这个阶段,重庆城逐渐从变成城市,城市的发展主要是处理好城市与长江和嘉陵江这“两江”的关系,在重庆开埠前的两千多年里,重庆城仍基本上分布于渝中半岛一隅,仅在嘉陵江对岸开辟了江北城,两座城池都不大。

  农业经济时代的重庆城市发展缓慢。重庆城市空间真正的大发展,是依托全球化、工业化、智能化这三大推手。

  一是全球化。重庆在1891年的开埠,客观上促进了重庆融入国际市场体系。百余年前在南岸区龙门浩区域,形成了外商企业的集聚区,可谓是重庆最早的CBD和开发区。到了改革开放后,重庆的西永、寸滩、空港、果园港、江北嘴等区域的大发展也是得益于重庆深度融入全球化,重庆也通过积极推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为中国争光。

  二是工业化。重庆在开埠后经历了本土工业萌发、抗战时期工业内迁、大三线建设和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大发展。重庆成为具有基本的全产业链优势的制造业基地。工业化不但在历史上推动了大渡口、九龙坡,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等区域的发展,还促进着农民转户和“人的城市化”。先进制造业正与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改变着重庆的面貌。

  三是智能化。在现时代,与重庆城市空间并行发展的是城市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指在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网络里的虚拟现实),大量的交通、建设、能源、管理等数据汇总到“城市大脑”,数据量的指数级增长也驱动着智能化基础设施的迭代升级。智能化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创新、场景。两江新区重点打造的礼嘉智慧公园、两江协同创新区等正是智能化重庆的标杆区域。

  依托全球化、工业化、智能化这三大推力,重庆城不但在近一百年前迈出了通远门,向着更辽阔的空间进发,还历史性地从处理好“两江四岸”的关系,演进为还要处理好被“四山”分割的“三大槽谷”的关系,优化布局各组团。

  重庆城市规模的扩大,各大区域相互之间情况千差万别,意味着治理难度的提升,也意味着如何处理好城市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个话题,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结合《重庆市城市更新管理办法》,梳理好比较成熟的样本案例,从中汲取有益经验,有利于重庆在城市更新的时代课题下,书写“高分”“高质”答卷。

  一、城市更新与重庆发展

  “城市更新”(urbanrenewal)这个词是个“舶来品”。在欧美,广义上的城市更新是各类城市改造的统称,狭义上的城市更新是特指西方国家在二战后1950年代开展的住区重建运动。

  目前全球的城市更新主要有三大模式,美国城市更新是“破旧立新”为主,将影响城市整体功能发挥的破旧房屋予以拆除,代之以崭新的建筑物和街区;英国城市更新是“旧貌新颜”为主,着重在原有城市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修缮;法国城市更新强调“城市复兴”,致力于历史文化建筑物的保护。

  重庆与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城市更新的历程属于“压缩型城市更新”。旧城改造、新城开发、历史建筑保护、城市双修、城市复兴等我国城市发展任务,要只争朝夕地在近三十年多年来密集推进、叠加实施,做成在西方需要百余年时光所做的事。

  同时,重庆等中国的城市更新的重点问题,并不是像欧美那样是重点研究“城市的中老年阶段”问题,也就是在城市衰落中如何重建,如何恢复历史荣光,而是伴随着中国城市的飞速成长,要重点研究的是“城市的成长期问题”,如何为产业的升级迭代打造适宜的环境,为涌入城市的人口提供便利的居住环境和良好的治理环境,为人们营造美好生活的配套设施,为城市中心增强吸引力与文化沉淀,等等。

  在城市更新的价值方向上,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可见目前我国的城市更新更注重从推倒重建转向适度规模、循序渐进式的区域更新和提升。

  《重庆市城市更新管理办法》将“城市更新”定义成“是指对我市城市建成区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进行整治提升的活动”,可谓是非常精准,对我市建成区域在城市存量提升中不断完善各种功能,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具有很强的引导和规范的意义。

  近期公示的《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了全新的重庆中新城区的多中心组团式的“两江四山三谷、一核一轴五城”的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格局构建。

  “三谷”中,位于中梁山和铜锣山之间的狭长地带,由北部智慧之城的西半部分、中部历史母城、南部人文之城组成的中部槽谷,是重庆城市存量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口和生产力的主要分布区域。“中部槽谷”是通过城市城市有机更新实现空间品质、城市活力和多元化选择、幸福感营造的“主战场”。

  而位于西部槽谷“西部科学之城”的重庆高新区,以及位于东部槽谷的“北部智慧之城”东半部分的两江协同创新区和“东部人文之城”的广阳岛、重庆经开区等区域,其中既有建成区,也有城市发展的增量空间,体现了重庆中心城区空间和功能方面的巨大拓展性,具有打造开放、绿色、人文、智慧兼顾的新城区的广阔空间。

  《重庆市城市更新管理办法》提出“聚焦城市存量空间资源提质增效,强化区域统筹、弹性管控”,这对位于三大槽谷之间的重庆中心城区建成区域而言,是一个加快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城市更新活动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的巨大战略机遇。

  同时,建成区正通过城市更新,焕发出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的“新气象”,可开发区域自然也不能落后,要“惜地如金”,在循序渐进的开发中高品位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率服务,“一张白纸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两江协同创新区面向全球征集概念性建筑方案设计,就体现出推动科技、人文、生态有机统一,更好地在全市科技创新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气魄和担当。

  二、邢家桥社区究竟做对了什么

  2018年以来,重庆制定了关于城市更新的相关工作计划和方案,通过实施“两江四岸”治理提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完善社区服务等项目,统筹推进重庆城市更新行动,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今年5月8日召开的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推进会议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城市更新工作,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

  作为重庆中部槽谷地带的一个典型区域,位于两江新区人和街道的邢家桥社区是重庆城市化的一个缩影。邢家桥社区多年前叫江北县人和镇万年大队二队,1992年这里迎来了最早期开发,当地农民转为城市户口并分到了安置房。随着岁月的流逝,该社区安置房小区面临着配套设施差、安全保障差、市政基础差、卫生环境差等问题。

  两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决定以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为理念,以安全性、功能性、实用性、观赏性、经济性为原则,对这一最早开发的区域实施综合整治。2018年底,邢家桥社区综合整治工程试点楼幢开工,2019年3月正式启动整治工程,2020年初,邢家桥社区的入户整治工程同意率达到100%,邢家桥安置房整治工程接近尾声。

  邢家桥社区在城市更新上取得了让方方面面满意的进展,最主要的是有堪称“金钥匙”的破解现实问题的有效理念的支撑:

  一是“以初心获民心”。安置房的整治工程从起步之日起就面临着思想观念转变难、个性需求满足难、施工组织推进难、居民生活保障难、行业部门协调难几大难题。面对纷繁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多元利益考量,只有以人民为中心,尊重、倾听居民心声,才能推动整治工程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

  整治过程中,人和街道党工委成立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11名班子成员和156名机关社区干部联系楼栋和居民的“包申请书签订、包矛盾纠纷协调、包违章建筑拆除、包突发事件处置”责任落实机制,挨家挨户做调查、探民情、搜意见。人和街道广大干部接待群众达5000余人次,征求意见建议1000余条,充分听民声、顺民意、解民忧。

  《重庆市城市更新管理办法》规定城市更新“片区策划方案应征求利益相关人、社会公众、意向实施主体等意见并组织专家论证”,体现了在处理城市更新这样的复杂利益问题中,“大家商量着办”的服务型政府的态度,这也是充分吸收了我市和其他地方的好的经验做法。《重庆市城市更新管理办法》“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将推动我市的城市更新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是“群众积极参与”。以政府为主导,居民为主体,群众的事由群众商量着办,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就能更好地促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在以谢兰为代表的先进典型的带动下,社区牵头组织居民,相关单位协调配合,引导社区居民群事群议、共治共享,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实现从‘社区管理’到‘自我管理’。

  为了争取更多群众的支持,也为了让居民住得更舒心,社区在总方案的大框架下,针对每家每户各式各样的需求,进行“一户一策”调整,488户居民就有488个方案,大至结构布局,小至建材选择,居民皆全程参与、民主决策,僵局逐步被打破,居民同意率逐步攀升,整治改造的进程也加快。过程中,不少居民不仅成为了综合整治项目的志愿者,更主动帮工作人员做其他居民的思想工作。

  《重庆市城市更新管理办法》提出要“结合城市体检满意度调查,充分征求利益相关人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发挥好社区规划师的作用,鼓励市民和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城市更新”。这有利于通过“建章立制”推动城市更新工作获得更加广泛的参与性,从而“众人拾材火焰高”。

  三是“党建带动治理”。邢家桥社区构建了“123+N”党建网格化管理新模式。“1”是指以社区党组织为一个核心,“2”是指构建社区、楼幢二级网格,“3”是指以“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幢党小组”为三级引领;“N”是指通过整合资源,充分调动党员、居民群众、辖区单位、社会组织、高校志愿者等N个力量形成“一张网”,实现网格服务力量全覆盖和最大化。邢家桥社区实现了“党建有力量、治理有成效、群众有收获”。

  邢家桥的案例说明,城市更新不仅是旧城改造,还是城市的有机生长,更是党领导基层治理的鲜活实践。这也是两江新区持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城市更新作为党员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的努力的体现。

  正是两江新区的卓越工作,培养了一批像谢兰那样“说话有人听,干事有人跟”的社区书记。邢家桥社区的案例也给人们以启示,要进一步做好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同部署、同推进,以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人才队伍,推动城市更新工作迈出新气象、迈出新成效,为党的百岁华诞献礼!

  以上就是建筑界热点频道为大家带来的“依托全球化、工业化、智能化,重庆城市更新有了新苗头”信息,建筑界热点频道也将持续关注相关建筑行业热点资讯,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行业热点~

城市更新,城市化进程,城市智能化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