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建筑表现和结构受力的作用,建筑结构中细柱的应用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1-05-19 15:31:48

[摘要] 建筑中的柱子兼具有建筑表现和结构受力的作用。细柱作为柱子表现的重要形式之一,追求柱子的精致设计、极致纤细,为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一起来了解下细柱。

兼具建筑表现和结构受力的作用,建筑结构中细柱的应用.jpg

  1 柱子的表现形式

  随着工程材料和技术的发展,建筑不再依赖粗重而密布的石柱支承荷载。经过建筑师和工程师不断地探索、尝试和和创新,柱子的设计形态出现了三种分化。

  一、追求柱子断面纤细轻巧的效果,即细柱(细长柱)。细柱结构的关键问题是受压稳定问题,其材料强度不能充分发挥。欧拉稳定临界应力是细柱难以突破的极限。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在实现其空间理念"Less is more" 的作品中,经常采用的“密斯柱”即是典型的细柱。以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Barcelona Pavilion,1929)为例,柱子高3.1m,截面为不常见的十字形。

  从结构受力方面分析,十字形截面的“回转半径”相对于其它截面的更小,柱子长细比更大,是力学意义上的细柱。[注: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十字柱的边长(305mm)比萨伏伊别墅圆柱的直径(250mm)大,但该十字截面的“回转半径”更小,其稳定计算长细比更大。]

  二、追求柱子数量少,将柱子“凝聚”成少而粗的巨柱。巨柱形象厚重,富于气势,其结构一般不存在稳定问题,材料强度得到较充分的发挥。因此,柱身设计更加自由,其截面不局限于方形和圆形,可以塑造出各种特色截面。

  以皮埃尔·奈尔维设计的都灵工人文化宫为例,巨大的柱子和放射状钢梁组成一个个撑开的伞。每把“雨伞”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撑起十分开阔的内部空间(柱间距38m x38m),巨柱下段断面为十字形,上段渐变收小为圆形,呈现出一种粗犷、挺拔的形象。

  三、将柱子几何“离散”成若干个分枝,拓扑演化形成分叉或编织,统称为“树形柱”或“分叉柱”。树形柱将荷载传递由一点变为多点、支承覆盖范围大,提供了更多的传力路径。树形柱分支能够减小屋盖结构的跨度,有利于形成更大跨度的空间。

  以上海浦东机场T2航站楼为例,建筑采用了Y形斜柱支承的张弦梁屋盖结构,创造出轻盈、活泼的超大空间。两级分叉的树形柱有效地减小了屋盖张弦梁的跨度,提升了建筑室内净高。设计师对树形柱构件和节点细节做了精细的处理,建筑-结构一体化设计使得结构成为建筑表达的亮点。

  2 细柱的实现方法

  对于柱子设计形态的第一种分类—细柱,为了追求柱子的精致设计、极致纤细,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共同迎接挑战。下面简要分析了采用细柱手法的若干经典案例,归纳了实现细柱设计的数种方法。

  轻型的荷载

  细柱在结构压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失稳破坏。为了防止失稳,首先需减小柱子的轴压力,即减轻单柱所承受的压力荷载。

  妹岛和世+西泽立卫于2009 年设计的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y),展区由细细的柱子支撑着蜿蜒连续的铝板,铝板反射树木、地面和天空的映像,与周围环境形成呼应。

  画廊中细柱仅承受一层轻质屋面(铝板)的重量,其荷载仅大约相当于普通混凝土楼面恒活荷载的1/20,约等于一般建筑轻质屋面恒活荷载的1/5。且蛇形画廊属于临时建筑,在其使用期间遭遇大风和地震的概率极小,设计时几乎不考虑水平作用力,因此其柱子比普通建筑的柱纤细很多。

  加密的布置

  为了防止细柱失稳,另一种减小柱子轴力的方法是加密柱子布置,进而减轻每根柱所承受的压力荷载。妹岛和世在早期的公园咖啡厅设计中,曾采用1.5米x1.5米的小柱网来实现细柱设计。

  释放弯矩

  常规的框架柱截面大小,除了受压杆稳定的影响以外,柱子承受的弯矩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弯矩一部分由水平力(风和地震作用)引起,另一部分是梁柱刚接节点的平衡弯矩。从这两点出发,减小柱子内的弯矩,是缩小柱子断面的有效手段。

  预应力

  解决细柱因压力失稳的方法,除了前文提到的减小荷载和加密布置以外,利用预应力技术减小甚至消除轴压力是一种新颖的方法。石上纯也设计的神奈川工科大学KAIT工坊(Kanagaw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orkshop),令人印象最深的是细密的白色柱子,正是采用了预应力技术。

  KAIT工坊最初构想的意象是树林。305根柱像小树一样错综密布在建筑中,编织成一个有密度、非均质的柔和空间。建筑被主要分为14个开放的区块,空间因柱子的分布而生成,相互独立又融为一体。

  结构如何实现?一直是人们对KAIT工坊最感兴趣的话题。实际上高度为5m的305根柱子当中,只有42根是承受竖向荷载的受压柱(钢板柱截面为62x90mm),其余的263根钢板柱是施加了预拉力的吊杆(钢板厚度16~45mm,宽度96~160mm),仅用于抵抗水平力。受压柱下端与基础刚接,上端与钢梁铰接,以释放节点的弯矩;吊杆钢板的上下两端均为刚接,以最大程度地提供结构抗侧刚度。

  KAIT工坊的吊杆不存在失稳的问题,严格意义上也不算是柱子构件。吊杆的钢板朝向随机变化,既可以抵抗来自不同方向的水平力(风和地震作用),又使人们身在其中看到不同宽窄的构件变化。由于纤细吊杆的数量远大于受压柱的数量,且吊杆沿钢板厚度方向的尺寸极小,因此置身于建筑中给人以柱子纤细至极的视觉效果。

  以上介绍了实现细柱的四种方法,在项目实践中可以综合运用上述方法。例如KAIT工坊项目中以施加预应力的方法为主,同时也结合了密布柱列和释放弯矩的方法。

  以上就是建筑界知识频道给您带来的“兼具建筑表现和结构受力的作用,建筑结构中细柱的应用”分享。我们会持续为大家分享更多建筑设计相关的知识给大家,寻找建筑之美,探索建筑之路。欢迎关注我们~

细柱,建筑表达,建筑结构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