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又见新地标——一个“漂浮”姿态的巨型的圆环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1-03-11 13:58:55

[摘要] 郑东新区龙湖公共艺术中心郑东新区龙湖公共艺术中心,所有的其他功能空间都扎根于大地景观之中后,从城市层面看,最为可见的建筑体量就剩下了巨型的圆环(展厅)。

郑州又见新地标——一个“漂浮”姿态的巨型的圆环.jpg

  郑东新区龙湖公共艺术中心位于湖滨公共公园。预计不仅展示了最好的当代艺术和公共项目,还将与周边的公共空间一起为城市提供一处富有生机与情趣的水岸生活场所,供市民登高欣赏新区的建设成果,增强他们的亲水休闲体验。

  初踏地段时,沿湖公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周边没有高耸的建筑物,即使是远处隔水相望的金融岛建筑群,其体量也算不上庞大。

  市民能在水岸拥有如此开阔的公共绿色空间,实属幸运。我们在这里建造的房子,必须对环境敏感且友好,不能在体量与形式上对周边造成压迫感。然而,甲方对于这个建筑的想象是一座“地标”建筑。

  建筑面临的挑战是,既要兼顾湖岸风景,和谐融入公园的大景观,又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地标。直觉及初步分析引导我们判断,这个建筑既不是纯建筑,也不是纯地景(建筑),而是由建筑与景观这两种“力”共同作用下的产物。也就是说,鱼和熊掌要兼得。

  除了一个大的停车设施,一系列必要的配套功能,方案很直接------需要两个主要的艺术展览空间。

  其中一个是日照有限,可以进行多媒体展示;另一个是可以进行观光。停车场走地下。多媒体展厅以立方体的形式布置在地下,埋入起伏的绿地中。可见的节目体量减弱,以不影响临水环境为标准。

  所有的其他功能空间都扎根于大地景观之中后,从城市层面看,最为可见的建筑体量就剩下了巨型的圆环(展厅)。

  它被整个地段的绿丘所烘托,“漂浮”于空中,成为视觉的焦点。白天它姿态轻盈、玲珑通透;夜晚,自内而亮,像一顶发光的桂冠,单纯而又圆满,成为龙湖夜空中一个明亮的符号,向周围传递着自己的能量和意志。

  圆环内部空间有内外两个环面:外环为通透落地玻璃,为访客提供360度大全景城市景观;内环墙体作为展示面。

  艺术场所的宣传性和社会性。 一个城市的艺术中心,尤其是新区的艺术中心,其目的通常远远超出艺术本身。

  它成为一个标志,一个供公众聚集、分享或沉思的庆祝场所。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倾向于用实际的建筑物体来塑造一个公共场所,使之成为比书面设计概要中所要求的更多的东西,使每个人都能在那里获得有意义的体验,无论是否有艺术的目的。

  在布置两大艺术展览馆时,我们将一个方形的嵌入大地,将周围的一个提升到空中,将室外空间的大部分还给城市--在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空间中,在最纯粹的几何图形之间,在大地与天空之间,有多层次的平台,以适应不同的公众活动。

  虽然艺术展厅和相关功能用房是封闭的室内空间,但从总体上看,建筑是一个开放的建筑,人们可以在这里散步。

  “漂浮”的姿态改写了建筑内、外空间之间的关系,将二者套叠在一起,并行而不相交,并形成了一系列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室外、半室外空间。

  虽然主要内部功能空间都是由纯粹几何体(一方一圆)构成的封闭空间,但整体而言,艺术中心是一个开放的、可供人们漫步其中的场所。

  我们为不同的游客群体编排了不同的旅程。无论你是艺术中心的游客,还是仅仅是公园的游客,都有路线带领你逐步上升,一直到 "环 "的顶端,享受这里的一切。离开了地面,就可以欣赏到在湖边无法欣赏到的艺术和风景。

  圆环下方被有意制造出压抑感的一圈灰空间,限定了“大全景”观景视窗-陈溯摄影

  这个建筑同时还是一个聪明的建筑,它的“表情”会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圆环的内景及光会通过高度透明的玻璃墙体透射出来,成为夜晚的一个符号。

  圆环内部连体墙与顶的形式反映了其钢结构的形态,也获得了“城市之冠”的视觉效果。其照明系统有能力与城市的大数据结合(如天气、交通等信息),将其艺术化处理后进行动态可视化输出。进而,作为艺术中心核心的圆环自身可以成为一个艺术媒介,自由展示任何与光相关的艺术。

  灯饰也在密切反映公众的社会生活。在春节期间,"戒指 "可能会变成红灯笼,庆祝传统节日。平时的夜晚,灯光可以很低调,成为黑暗天空中闪烁的星星云彩。

  以上就是建筑界知识频道给您带来的“郑州又见新地标——一个‘漂浮’姿态的巨型的圆环”分享。我们会持续为大家分享更多建筑设计相关的知识给大家,寻找建筑之美,探索建筑之路。欢迎关注我们~

郑州新地标,龙湖公共艺术中心,巨型的圆环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