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会议指出,要立足融入新发展格局,主动谋划、积极作为,全力以赴将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
在北京“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京津冀协同发展”首次单独成篇。其中提到,到2025年,要推动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主干构架基本形成。
2月4日,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会议指出,要立足融入新发展格局,主动谋划、积极作为,全力以赴将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
2014年国家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来,北京市把首都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大局,持续增强与天津、河北两地的协同联动,有序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构建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两翼”联动发展格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产业对接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重点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实现了“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形成了同心同向同力发展的工作格局。
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
北京从源头上严控非首都功能增量,制定实施了全国首个以治理“大城市病”为目标的新增产业禁限目录。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累计达2.34万件。禁限目录在严守功能底线的同时,也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打开了更大空间,科技、商务、文化、信息等高精尖产业的新设市场主体持续增加,占比由2013年的40%升至2020年的60%,为北京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增添了新动力。
2014年以来,北京市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2800余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980余个。同时,不断优化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北京电影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5所市属高校的新校区加快建设;同仁医院亦庄院区扩建项目投入使用,友谊医院通州院区正式开诊。此外,北京还坚持疏解与提升并重,加快补齐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便民商业网点6600多个,持续推进留白增绿,城市环境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加快构建“两翼”联动发展格局
北京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开局起步,与河北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把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作为北京分内之事;以“交钥匙”方式在雄安建设3所学校、1所医院,建成后将由北京四中、史家胡同小学、北海幼儿园、宣武医院提供办学办医支持。目前,三校项目接近完工,医院项目主体结构正在施工。同时,北京在雄安注册成立超千家企业,各市属国企积极参与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中关村科技园的雄安新区发展规划正在加快编制。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北京西站到雄安的时间缩短至50分钟,从大兴机场最快19分钟可达雄安新区,雄安进入北京1小时交通圈。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开工建设,直连直通的交通体系正在加快构建。
北京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2019年1月,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第一批搬迁涉及35个部门、165个单位、约1.2万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开园运营,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环球影城主题公园一期基本完工,正在抓紧实现高水平开园运营。广渠路东延正式通车,行政办公区二期、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首旅集团等70家重点企业落户运河商务区,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通州园)正式开园。张家湾设计小镇、台湖演艺小镇、宋庄艺术小镇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
推动通州区与廊坊市北三县协同发展
有序实施交通一体化项目。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廊坊市北三县(以下简称“北三县”)对接道路已达到10条,其中高速公路3条、国道4条、市道2条、县道1条,对接桥梁5座。同时,两地已有21条通达公交线路。随着轨道交通平谷线加快建设,两地群众出行将更加便捷。
引导适宜产业向廊坊市北三县转移布局。北京连续两年举办与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累计签约85个项目,意向投资额达到552亿元;组织北京8家行业协会、50余家重点企业与北三县合作,聚焦智能制造、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领域,精准对接北京优势资源。
加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廊坊市共同强化燃煤锅炉、机动车和重点工业行业大气污染治理,严格控制扬尘和工程机械污染,2020年通州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19.6%,降幅居北京各区首位,北三县下降6.9%;推动建设跨界生态绿洲,运河公园一期工程已经启动,潮白河森林生态景观带三期工程完成70%;还建成一批污水治理工程,修复河道水生态功能。北运河(通州段)通航加快推进。
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延伸布局。北京市教委与河北省廊坊市政府签署《北三县地区教育发展合作协议》,每年选派20余名北京教育专家赴北三县开展送教活动,组织优质学校接收北三县近百名教职员工来京跟岗研修,两地中小学广泛开展教学研讨、师生交流和干部教师挂职交流等活动。深化职业院校办学合作,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与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联合办学。朝阳医院等4家北京市属医院对口支持北三县燕达医院,帮助其成为三甲综合医院,年门诊量增加了7倍多;北京市属医院对口帮扶北三县开展各类专业技术培训680余人次。
推动重点领域协同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一体化交通网络“连起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构建“双枢纽”格局。“轨道上的京津冀”加快打造,京张高铁开通运营,京哈高铁全线贯通,京唐城际铁路城市副中心段开工建设。北京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西延、通密线、东北环线开通运营,北京市郊铁路总里程达到约393公里。市域内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全部打通,环首都“一小时交通圈”逐步扩大。
生态环境“好起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北京市2020年PM2.5平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53%,碳强度预计下降23%以上,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京津冀三地同步实施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永定河北京段25年来首次实现全线通水。推进落实京冀两地生态水源保护林、京津两地风沙源治理,共筑绿色生态屏障。
产业对接协作“串起来”。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疏解转移和对接协作步入快车道,区域产业链加快形成。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持续推进,金隅曹妃甸示范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落地实施,自贸片区正式挂牌,综合保税区获得批准。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新增注册企业超过1600家;支持张承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共建北京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
协同创新步伐“快起来”。深化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发挥北京创新资源优势,加快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中关村不断深化与津冀两地的科技园区合作,中关村企业已在天津、河北设立8800余家分支机构,达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410亿元,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4年的83.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47亿元。
老百姓的获得感“多起来”。积极发挥北京优质教育医疗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稳步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组建16个京津冀高校创新发展联盟,成立14个跨区域特色职教集团(联盟)。推进实施京张、京承、京保等重点医疗卫生合作项目,北京22家市属医院积极与天津、河北开展医疗合作;43项临床检验结果在京津冀485家医疗机构实现互认,21项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在三省市176家医疗机构试行共享。北京精准帮扶河北省23个结对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助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全力筹办好冬奥会冬残奥会,竞赛场馆全部完工,冬奥村已经封顶;举办“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冬奥会倒计时1周年活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精彩亮相,冬奥氛围持续升温。
以上就是建筑界热点频道为大家带来的“构筑京津冀‘一盘棋’建设,北京‘十四五’规划纲要如此说”信息,建筑界热点频道也将持续关注相关建筑行业热点资讯,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