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运用“智慧大脑”管理项目,“两馆”建设成为新标杆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1-01-04 11:00:03

[摘要] “两馆”项目是2020年贵阳市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是省、市重点民生工程。在“两馆”项目建设过程中,大数据智能化管理模式随处可见,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项目建设高效、顺利进行。

贵州运用“智慧大脑”管理项目,“两馆”建设成为新标杆.jpg

  位于观山湖区林城东路中段的贵州省图书馆(北馆)和贵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项目(以下简称“两馆”项目)2020年12月31日正式开馆。

  “两馆”项目是2020年贵阳市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是省、市重点民生工程。作为项目的代建方贵阳市投控集团,带领承建单位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高质量如期建设完成了这个贵州省最大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为市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接到工程建设任务后,贵阳市投控集团党委立即作出安排部署,迅速组建由集团领导负责的重点工程指挥部,形成了“支部书记——责任区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现场党员代表”的项目现场管理闭环。施工期间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历时两年,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

  运用“智慧大脑”管理项目

  贵州省图书馆(北馆)和贵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是综合型、开放性、多功能的文化服务智慧综合体。

  “项目的建设标准非常高,对于公司和施工方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在设计之初,就邀请了省内文化领域专家、施工单位专家,反复多次论证、研讨方案的可行性、实操性等,最终确定了施工方案。”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施工过程中,省市相关领导及省文旅厅相关领导等多次到项目现场召开推进会,调动协调项目建设所需的各类资源,市投控集团和承建单位对各项细节严格把关,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项目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工期耽误了1个半月的时间。为把时间抢回来,施工单位严格按照省市相关防疫要求,严格开展防疫工作,备足了口罩和酒精等防疫用品,以便复工所用。2020年2月21日,项目通过复工复产验收,成为省内第一批复工复产的项目。市投控集团将多方筹集的5000个口罩发放到项目现场,同时贯彻落实劳务用工保障及农民工就近就业等措施,以加快复工复产为契机,打出扩岗扩招等一系列“组合拳”,积极落实“六稳六保”政策。

  据承建单位项目负责人介绍,复工之前,项目部先安排贵州境内的工人进场,再逐步分批次安排外省工人进场,进行隔离观察和核酸检测。为把损失的工期补回来,较之以前,项目现场增加了近200名工人,每天24小时轮班、加班加点,在保障防疫措施及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根据防疫形势,项目部增加了60间住房,10多平方米的住房最多安排3名工人居住,比以前减少一半以上;每天给工人测量两次体温,发放2个口罩。

  “人工、防疫物资、建设材料到位,一个月召开三四次调度会,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总体来说,项目推进较为顺利。”承建单位项目负责人说。

  为了提高工地管理效率,“两馆”项目采用了智慧化管理方式。

  建立智慧工地管理平台,有机融合了数字工地、进度监控、劳务实名制系统、环保系统、VR安全体验、BIM+3D打印技术,不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平稳推进工程进度,逐步抢回由于疫情耽误的工期。

  项目管理人员手机上安装了“数字项目平台”APP,可以查看项目9个模板的内容,包括项目概况、数字工地、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虚拟施工、模型管理等。通过APP,可以细化查看每个工序的原计划完成时间和实际完成时间,如果工序落后,就会显示红色,施工方立刻通过增加人力和设备等措施来加快进度。

  3D打印机,可将虚拟的数字化三维模型转化为实体模型,完整的打印出项目部分节点构件,拼装成沙盘。运用这项技术,可以将项目空间立体化,相比于以前的施工图纸更直观,更容易解决实际遇到的一些技术难点问题。在比选设计方案时,也更直观,比如主体结构大悬挑、大跨度、大位移,最大悬挑12米,最大跨度33.6米,安装精度高、高空拼接难度大、焊接质量要求高,这些都可以通过打印出来的模型,提前研究施工方案和解决难点。

  “将大数据运用到工地上,就是为了让项目建设、管理更精细化、更高效。”承建单位项目负责人说,建设单位还专门制定了“创优计划”,今后将申报“鲁班奖”。

  “两馆”项目建设过程中,大数据智能化管理模式随处可见,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项目建设高效、顺利进行。

  打造图书馆新标杆

  贵州省图书馆(北馆)共分地下3层和地上7层,其中负3层是智能立体书库,负2层和负1层为地下车库,地上1层为公共服务大厅,其余各层以各类阅读区为主、体验区及功能用房为辅。贵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共分为地下2层和地上5层,其中地下2层为车库,地上1层为公共服务大厅,其余各层以阅读区为主、各类功能用房为辅。

  “两馆”毗邻省博物馆、会展中心、城乡建设规划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与周边文化建筑共同形成贵阳市乃至贵州省重要的文化活动聚集区,与省博物馆组成了贵州标志性的文化综合体。

  图书馆拥有全国第二、西南第一的智能立体书库,书库由货架、堆垛机、穿梭车、智能分拣机器人和物联网控制系统组成,有2000平方米的自动化存储区域、1000平方米的智能化操作区域,可满足约400万册图书的存储与流通需求。

  智能立体书库与普通书库存储相比,具备比较明显的三个优势:一是节约空间,若采用传统书库模式,存放300万册图书需要超过10000平方米的面积,而采用智能立体书库,仅需3000平方米即可满足,空间优势明显,同等条件下,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的阅读空间;二是提高效率,通过智能立体书库,可以有效解决人工管理带来的图书错架、乱架等问题,智能挑选找书成功率为100%,彻底解决读者找书难、工作人员放书难的问题;三是缩减开支,在智能立体书库体系中,通过堆垛机、穿梭车、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采用100%自动化方式存取书本,过程中无需管理人员参与,可以有效地缩减人工成本。

  “新图书馆在设计上可谓是独树一帜,很多独特新颖的元素都体现在当中。”项目现场管理人员严侃侃说。

  图书馆整体设计造型取自梵净山蘑菇石,总体效果为书本错叠放置式,整个建筑如同一本本书叠摞在一起,意味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彰显“龙岗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骨光”的阳明文化,是一座具有书院意向、人文气度、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图书馆。

  图书馆书岛设计原型为中式书院,寓意为知识之门,利用钢结构构筑成高低错落的7个盒子,打造不同的主题阅读空间,给读者带来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贵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设置了独特的螺旋钢楼梯,高度24米,由地面直通顶层,沿楼梯布置书架,形似一道“彩虹龙卷风”,造型新颖。

  少儿图书馆的设计从地上1层至5层都各具特色,一层重点针对低幼儿童,这里摆放了绘本、玩具等物品,还设有手工展演区域;二层至四层重点针对少年儿童,有各类书籍,还有专题讲座区,设有多媒体教室,可以让少儿在这里有多样的体验;五层设置的是参与、实践区域,有生态体验和志愿者中心等。可以说,每一层的设计都是费尽心思。

  “两馆”将充分发挥其特质,以“知识传播教育、现代知识体验、未来知识探秘”为建设方向,以“文化+生态、智慧+大数据、阅读+体验”为建设理念,紧密结合贵州大数据建设和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打造生态环保、文化融合、功能新颖,服务多元、特色突出的图书馆新标杆。

  探访高颜值

  智能图书馆

  在贵州省图书馆(北馆)和贵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开馆之前,记者走进项目现场,先睹为快。

  图书馆正门台阶右边布设了小桥流水的景观。拾级而上,幕墙前的两棵别致小松树,与背景墙融为一体,远远望去,如同一幅山水画。

  走进位于左面2.3万平方米的少儿图书馆,一进大厅,宛如走进童话般的世界:红黄绿粉紫等颜色相间的旋转楼梯,很吸引眼球。据介绍,这个螺旋钢楼梯,采用了3100多件不同的构件组成,设计独特。抬头望向顶端,有身处宇宙般的感觉,繁星就围绕在你周围。

  “这里的颜色搭配都是按照儿童的成长特点精心研究后确定的,是基于色彩心理学原理筛选的颜色。绿色代表着种子(发芽),黄色代表着孩子慢慢成长(进入发现、交流、体验阶段),红色、紫色代表着森林(孩子进入多样性的成长阶段)。”项目现场管理人员严侃侃说。

  走进大厅后,感觉从地板上有股暖暖的热流涌向脚底,特别是在这寒冷的冬天,让人感到非常舒服和温暖。原来,图书馆每层都安装了地暖,孩子们随便坐在哪个区域,甚至地板上,都不会感到寒冷。

  二楼的24小时书屋,可以随时在此借阅图书,借书还书完全智能化,不需要人工服务。使用过的书籍,可以放进杀菌机,仅需30秒就可以实现杀菌。一台自助办证机设置于书屋前,读者可自主办理图书证。

  一台“个头不大”的橘黄色卡通动物智能机器尤为醒目,只要将书放在感应区,就可以借书、还书。它还有续借、查询功能,孩子操作起来简单易行。

  一旁的阅读区域,一个云朵般的天井展现在眼前,每个空间的墙面五颜六色,还有些形状大小不一的蘑菇状小板凳,特别可爱。这个区域设置有外文区、国学馆、自修区、自然科学区、文学区、地图屋等,还有一个学习长廊。仿照“哈利·波特魔法学院”打造的阅读区域备受小朋友喜爱。

  继续往前走,是一间200平方米左右的阅读展演厅,榻榻米式座位颜色各异,中间为圆弧形的台子。来到地图屋,是一个单独的“恐龙状”区域,一个大型的地图顶灯悬挂在屋顶上,让人仿佛置身于恐龙的腹中,顿生神秘感。

  馆内还有两个可爱的白色智能机器人,他们可是家长和孩子的向导,还可以帮助解决在借书时遇到的问题。智能书架都安装了芯片,一旁的盘点机器人也已经到位,今后,图书馆内的藏书情况就可以通过它实现快速盘点,相比人工去逐一盘点几百万册的书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两馆”通过连廊相通,在中间相通大厅的天井处,64个魔方式的花灯悬挂在上方,如一朵朵云朵飘浮在空中。在贵州省图书馆(北馆)区域,10多台“人脸录入一体机”已经摆放到位,上面有“人脸录入”“查询续借”“修改密码”等功能。这里设置了总服务台、多功能厅、数字体验区、自助服务区、自助还书区,还专门设置了“长征文献主题馆”。

  据介绍,整个图书馆设计藏书量400万册,每天能容纳2万人次的进馆量,提供约3500个阅读座位。通过智能化设备,读者只需要5至15分钟,就能在400万册书海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书。

  以上就是建筑界新闻频道为您带来的“贵州运用‘智慧大脑’管理项目,省图书馆建设成为新标杆”的内容,建筑界新闻频道也将持续关注更多热点的新闻,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行业热点新闻~

贵州图书馆,智慧大脑,图书馆建设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