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通过项目案例论述继承与再生在传统建筑形式中的作用,探究继承传统居住的建筑形式的历史意义,从而更好地利用生态环境为传统建筑所服务。
【摘要】以传统居住建筑形式“地窨子”为主线,以20世纪50年代下乡知青作为目标人群,通过项目案例论述继承与再生在传统建筑形式中的作用,探究继承传统居住的建筑形式的历史意义,从而更好地利用生态环境为传统建筑所服务。
【关键词】地窨子;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改造
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我国各民族之间由于地域性、人文性、历史性的不同展示出的地域风貌及生活习性具有差异性,其构筑样式区别较大,但都具有各民族的文化特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大家对物质及精神享受的需求不断变化,潜意识地认为要随着时代的步伐,融入新社会,新集体就要脱离传统文化的思想,认为“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两者对立存在,导致无法继续继承及保护传统的历史文脉。因此,如何在继承传统居住形式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元素进行再创造,成为一个值得大家深入思考及研究的课题。
1.2研究意义
遗留的传统建筑形式往往给人一种破旧、与时代不对应的感受,但其衍生出的建筑形式却具有时代背景下的人文精神,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人文性及历史性,体现出文化与环境的结合。运用传统的建筑形式进行创新设计,不是单纯地对其“重建”,而是在其历史与文化的基础上对建筑本身进行的“重建”。本文研究项目结合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知青的心理特征和需求,对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进行设计研究,将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设计具有中国特色并适应当代人居环境的空间。
2民居环境的遗存与现状
2.1自然气候
吉林省的冬季较夏季时间长。受地域及气候条件影响,吉林省的建筑形式与其他地区具有差异性。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采光。由于雪量较大即采用斜坡式屋顶,减少压力;建筑密度较小使得建筑之间的采光更好。与南方的建筑形式相比,北方建筑多呈现低矮与无通透性的特点。
2.2民居环境的整体风貌
最早的民居多为山谷之地。受自然环境影响,物资缺乏,人们居住保暖问题日益凸显,从而衍生出“地窨子”的建筑形式。这种建筑朝阳搭建,具有采光保暖及杀菌的作用。建筑以半地下形式居多,冬季积雪的覆盖也起到防寒取暖的作用。为防止沙尘天气又要满足日常需求,多搭建在山涧山坡,就地取材搭建便利,体现了人类在恶劣的气候及物资缺乏的条件下,仍然能自给自足。反映出整体建筑形式不仅有历史性及人文性,更体现出了环境与人文的结合。然而生态民居的基本特性与其相吻合,也是资源与环境相结合的产物,是人类追求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民居样式之一。
3传统民居改造案例
项目位于吉林省长白山脚下的新兴堡村,项目基地原为当地乡村废弃旧房,现为知青返乡休闲度假民宿,建筑面积约为1400m2。这里有难得一见的古民居,村落周围的山野里古木众多,周边环境秀丽,地理位置优越[1]。
3.1设计思路
对建筑形式进行分析研究时,不应只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而忽略本民族优秀的文化内涵。所以在设计时应既体现“旧”又体现“新”,既体现“传统”又体现“时代”,应抓住根本做具有本民族特征的民居建筑形式。而对传统建筑的继承,不是一味地保留,而是对具体地段建造的尊重,即对已形成地段特征的随机因素予以尊重、延续;也不是一味地拆除,是在其历史与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对建筑本身的“重建”。“再生性”是对传统民居建筑进行优化、改良和修正。应在保护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再生性的材料,例如,当地丰富的石材、木材和本土植物。在应用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发展思路的条件下对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进行创新和改造。
3.2设计定位
建筑改建要以人为本,不能因改造整体建筑而间接改变人的生活质量。在人与自然相结合的前提下,应同时满足二者,缺一不可。建筑形式应结合内外2种因素:外在因素为物质及精神所需,内在因素体现整体的精神文化内涵[2]。建筑形式应考虑建筑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文化,因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物质及精神需求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生态民居要想使建筑形式得以提升,应深刻地思考其内在因素。一个地域的文化不会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即以两者相结合为基础,结合时代特有元素,使内外空间体现其特有的地域特色。虽现今中外都对此研究较多,但文化差异导致审美、空间分布及装饰材料的运用都具有不同的美学特征,所以研究其内在的文化本源,能认知本民族的文化内涵。
3.2.1选址分析在改造过程中,区域的选取也存在一定的优劣势。优势为建筑样式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临长白山旅游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劣势为建筑样式缺乏保护措施,基础设施残旧。构筑样式为传统的民居模式,临旅游区的发展能促进建筑的保护;但如何在改造的过程中延续历史文化也是一个难题。“隐形建筑”是地窨子建筑形式的一种说法,在视觉上更能与自然融合。我国较早的村庄聚落的形式多采用群体式,所以在设计时可以借鉴这种方式来进行改造设计,由几千户缩减为小于20户的小型集中式民居,更利于整体规划与设计分析。
3.2.2适宜人群基于项目选址的传统建筑形式,因东北地区历史文化特征明显,老一辈都经历过上山下乡时期,对传统建筑形式有其深厚的感情,民居为当时中国20世纪50年代知青下乡做工的居住地,因此,本项目以知青下乡人员作为适宜人群。
3.3空间分布
3.3.1整体空间形态推导过程以“地窨子”建筑形式为基准,将整体建筑可看作一个大的体块,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割和填充。传统建筑形式的地下空间可分为若干个小体块区,满足居住空间;地上空间为满足休闲娱乐区的功能,根据不同空间功能性的使用可进行填充,既满足自然地阶高低错落的层级变化,又保留自然资源的生态环境。
3.3.2整体空间设计规划以知青返乡追忆作为设计前提,满足受众人群的心理需求及物质需求,整体空间规划分为地上区及半地下区。地上空间包括知青旧物展示空间、文化室、健身室、公共浴池室及医疗室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娱乐区;地下空间包括居住区、凉亭区、“地窨子”艺术长廊等私密及半私密区域。上下空间的整体规划,采用当地丰富的建材进行施工,在继承传统建筑形式外墙体的基础上进行新技术的加工及现代建筑的形式相结合,对其进行再创造,既满足对传统建筑形式的继承又符合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建筑形式的视觉效果的再生,使各区域空间环境紧密相连,打破室内外界限,以达到一步多景,一步多看的效果,采用两两对应的设计手法,使空间。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思考及研究中国传统建筑形式时,应考虑怎样才能达到继承和再生的效果。新与旧的结合,再生与继承的结合,即对立又联系,两者不能缺少其一,只有这样,才能做具有本民族特色,具有环保主义思想的适合现代社会人类居住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从建.建筑再生:房屋改造的优良途径[J].环境,2012(3):11-13.
【2】林宪德.绿色建筑———生态•节能•减废•健康: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作者:姜雪 单位:长春大学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