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江北区北滨漫行步道与两江新区金开大道西段人行道荣获“重庆最美人行道”。近日,记者走近这些提升后的“新人行道”,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重庆日报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局获悉,按照《2020年重点民生实事工作目标任务》,今年中心城区计划打造人行道示范道124条,总计长度341.08公里。目前,累计完成示范道建设240.2公里,占总任务的70%。
近日,记者走近这些提升后的“新人行道”,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人行 运动 绿化
三种空间相互协调互为补充
11月12日上午11点,记者来到江北区北滨漫行步道(石门大桥至嘉华大桥段)。阳光正暖,江风习习,不时有市民在桔黄色步行道上慢跑,也有市民骑行在天蓝色的自行车道上。
今年50岁的葛渝东是“铁人三项”运动爱好者,自北滨漫行步道提升改造后,常来此锻炼。“重庆是山城,能骑车的地方本来不多,有时候被迫骑行在机动车道也不安全。现在好了,有专门的自行车道,还在中心城区,离家也近。”葛渝东现在每周都会来北滨路骑车、跑步,一举两得。
“现在锻炼量大了,效果也逐渐显现出来。”葛渝东笑了笑,在上个月成都市金堂县举办的成渝双城铁人三项公开赛,他拿到了50至59岁年龄组的亚军。
北滨路道路拓宽工程项目负责人丁会告诉重庆日报记者,越来越多像葛渝东这样的市民选择来北滨路锻炼,也有市民纯粹来散步看江景,这里能提供多元的选择。“不同于其他人行道,北滨漫行步道人行、运动、绿化三种空间多元并存,相互协调,互为补充。”
按照“能散步、能运动、能观景”这样的设计思路,北滨路拓宽了人行空间。北滨路外侧人行空间由原来3米,拓宽改造为15米,并采用环保无毒、经久耐磨、保色性较好的水性丙烯酸材料工艺。
其次,北滨路打造了自行车道和人行慢跑道共同组成的漫行环道,全长8.2公里。其中天蓝色自行车道长约4.1公里,宽为2.5米,基层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桔黄色人行慢跑道,长约4.1公里,宽为1.8米。
此外,北滨路人行道统一了沿线的绿道景观,以蓝花楹作为全段的骨干树种。
绿道系统串联公园、水体
兼顾步行与运动空间
“原来路面地砖有松动,下雨天踩下去,水就溅起来。”余洋在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上班,每天都会路过金开大道西段人行道(照母山公园至金海大道)。
“现在这条人行道走起来非常平顺,起伏不大,下雨天也不会积水。”人行道提升后,余洋会提早过来跑步健身,运动后再上班。
近年来,金开大道西段人行道更换了面层铺装材料,主要以仿石材生态砖、透水混凝土和透水沥青为主,并分别采用了对应的透水构造基层,市民无论是走路还是跑步都十分舒适。
另一方面,该人行道连接照母山公园、竹林公园,沿线绿化带也进行了完善提升。
“这样的提升工作同时体现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两江新区市政管护中心工作人员段尹超表示,从结构上说,人行道是绿地系统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整体的绿道系统统筹各元素,通过人行道将分散的城市公园、水体、公共空间进行串联,同时兼顾步行空间与运动空间。
融入时代背景与社区文化
丰富“最美街巷”内涵
在2020年“发现重庆之美”评选中,江北区北滨漫行步道与两江新区金开大道西段人行道荣获“重庆最美人行道”。同样经历过改建的渝中区枣子岚垭巷和石井坡街道光荣坡社区10号街区荣获“重庆最美街巷”。两座社区在改建过程中分别融入了不同时代的背景主题与本社区特色文化,丰富了“最美街巷”的内涵。
“枣子岚垭巷道全长430米,起于名仕城大门,止于四十二中后门,是连接上下半城的纽带。”两路口街道中二路社区居委会主任程燕介绍说,枣子岚垭巷道还有一个名字叫“时光里”,主要运用马赛克、碎瓷砖、陶瓷艺术薄岩板等材料,将改革开放后各个年代的代表元素融入整个巷道之中。
巷道的入口有导览图以及70年代标志物“三转一响”浮雕:收音机、缝纫机、自行车,以及手表。拾阶而上,有新世纪的MP3、DVD、数码相机等浮雕。再往上,千厮门大桥、罗汉寺、大礼堂、解放碑等标志性建筑浮雕映入眼帘,生动展现着时代的变迁。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原重庆特钢厂修建了石井坡街道光荣坡社区10号街区。该街区长期没有物业管理,院坝老旧、护栏破损严重。
2019年,光荣坡社区10号街区被纳入背街小巷环境整治项目,实施外墙立面整治、地面透水砖安装、管网改造。今年1月改造完工后,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除了上述‘规定动作’,我们的‘自选动作’非常有特色。”光荣坡社区党委书记张义清表示,社区有一个“时光院”,墙壁上挂满了展现当年特钢厂工人们劳动、生活场景的老照片,以及工人用过的老物件。“这些具有社区特色的文化元素,能唤起大家的回忆,让社区更有凝聚力。”
以上就是建筑界新闻频道为您带来的“出行建设成为城市更新重点,细数重庆“新人行道”亮点”的内容,建筑界新闻频道也将持续关注更多热点的新闻,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行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