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厂区建筑自带生产功能的建筑,自身体量已是一种大尺度的存在。我们在建筑南向正立面——也是唯一的展示面——的大尺度元素的梳理中,将局部尺度进一步弱化,以此削弱巨大的体积压迫感
厂区建筑自带生产功能的建筑,自身体量已是一种大尺度的存在。我们在建筑南向正立面——也是唯一的展示面——的大尺度元素的梳理中,将局部的尺度进一步弱化,以此削弱巨大的体积压迫感。
都设携手世界知名的日本爱可乐(ECHOLAC)箱包,在启东慧萍工业区打造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新厂区。日本爱可乐箱包(ECHOLAC)具有50多年的历史,从1965年首创全球第一只ABS手提箱开始,产品遍布全球。作为第二厂区,肩负着向世界顶级箱包冲刺的重任。
业主希望籍此将此厂区作为自身品牌的呈现,以期望给同行及其客户做一次直观的美学展现。他的另一个想法,是期望此厂区落成而邀请同行参观之际,能对同行起到某种层面的“力压”之效。
对于都设来说,也以此作为契机,对高端制造业进行一次建筑学的的实践探索。
项目背景
业主在上海松江已有一处厂区,携企业发展之势,于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郊新购入一块用地欲建新厂区。看地当天,从业主位于上海市区的行政总部出发,车行一路向北,经过崇明岛,再穿过崇启长江公路大桥,仅2小时后便到达基地。
基地用地南侧仅一条新建公路,其余三面均为农田和其他厂区用地。场地所处虽偏远荒芜,但距浦东机场仅2小时车程,足以满足业主对于全球业务便利往来的需求。
功能需求
业主的功能诉求明确简单,此厂区建筑需融合“办公-生产”两大功能要求——即研发办公及其产品生产为一体。
“办公-生产”两大板块中,对于“生产”板块。业主要求按照已有的最优的工艺布局,做好与办公板块的衔接,纳入整体规划考虑即可。
而业主更为关心的“办公”板块,则有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分为了“展示接待-办公-生活配套”三大功能。
箱包博物馆——不论是同行还是客户来访,需要一个展示企业史、荣誉获得、产品设计的空间,且要求此空间需要有亮点且震撼。
办公——能容纳100多人的办公空间,涵盖各职能部门及其大小会议室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生活配套——在满足私人接待、员工餐厅、员工活动等的前提下,需辟出一方供业主自己私享的、能同时容纳居住和办公的有趣空间。
具象的要求容易满足,抽象的要求是设计的重点。作为也是设计出身的业主,看过许多其他喜闻乐见的厂区建筑,虽说不完全清楚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但是非常清楚什么是自己不想要的,在此提出对建筑的效果要求是要和别的厂区建筑“完全不一样的,很酷的”。这意味着具有挑战创新的设计具备某种真正能落地的可能性,因此我们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期待。最后,同所有业主一样,也提出在达到效果的基础上,一定是要(真的)造价低的。
思考与策略
基地所处环境给人两个强烈的直观印象。第一印象是“荒”。基地周边为农田和其他破败的厂区,目力范围之内看不到六层以上的建筑,在此办公上班,除了车行以外,没有太多方便到达的可能。由此,头脑中当即就冒出一个此处的建筑应具有“远离市区、离群索居但内部别有洞天”的特点。
第二印象就是“空”,基地周边没有所谓城市肌理文脉、周边已有建筑、现存需保留需呼应设施等一概需要常规操作应对的条件。在建筑如何实现业主的诉求的方式上提供了诸多的灵活性,某种意义上说,也为都设对于此类型建筑的一些思考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由此,打造一个“自有天地的离宫”的厂区建筑的想法,成为设计中一个挥之不去的念头。
STEP 1 水平延伸:设计空间的拓展
项目用地所处荒凉偏僻,但面积宽裕,为了提高建筑容纳更多内容的可能性,我们采用了水平展开的方式来排布组织建筑空间。
由于地处偏僻,人们到达或经过此地基本靠车行。通过体量水平展开,拉长了建筑尺度,给在快速行进的车流上的人提供了充裕的打量建筑的时间。低层+涂料为主的策略,也是最直接的回应了低造价的诉求。
STEP 2 大尺度的简约:纪念性的营造
“荒凉之地”的建筑在我们头脑中的性格呈现,“纪念性”是我们最直接的反应。因此我们尝试从古典意义上的尺度感、设计语言的简约性上去体现。
厂区建筑,尤其自带生产功能的建筑,自身体量已是一种大尺度的存在。我们在建筑南向正立面——也是唯一的展示面——的大尺度元素的梳理中,将局部的尺度进一步弱化,以此削弱巨大的体积压迫感。以求在营造纪念性氛围的同时,让建筑具备一种近人的尺度。假以时日,周边地块开发成熟之后,此厂区建筑在城市中,亦能转化为一张具有文化氛围的面孔。
除了建筑外部,在内部空间里我们针对业主对于产品的陈列展示需求,采用美术馆的表现手法,放置了一个巨大的、具有雕塑感的展览厅,强化建筑的纪念性特质。
STEP 3 庭院串联:空间丰富性的获得
项目的最大的设计亮点是对内部空间趣味性的挖掘。有天有地,感风知雨的庭院空间是国人挥之不去的情节,本设计尝试通过诸多庭院的设置,串联起诸多公共的、半私密的、私密的功能空间,期望在此建筑内部活动的人,均能感知到各个庭院的不同的性格,获得不同的体验。业主也可以根据庭院的重要性和开放性,对庭院景观做升级甚至改变等。
此庭院位于陈列馆一侧。从进入大厅到达陈列馆的路径中,人们可以从脚窗、侧高窗、最后到满窗等不同开窗高度去感受体验庭院空间。
此庭院被办公区的公共长走道空间、报告厅和业主的私人接待三大功能块所围合。对于走道空间,序列感的落地窗连通了室内外,消除走道的封闭感。
另外一侧并列放置业主的私人接待和报告厅空间,采用框景的形式正对庭院,各取所景。对面走道采用了斜墙设计,此三大功能块彼此也没有了视线的干扰。
在员工餐厅中,人们通过可全开启的落地玻璃门扇,方便的进入的庭院。该庭院极强的可达性,供人们饭后及其平时小型活动的举办以外,亦可和餐厅空间打通,灵活使用。
业主的私享空间配备了专属庭院,有天有地,有光有景,满足业主个人办公需求的同时,也最大程度满足了业主的“接待”功能。
结语:
在设计开始之初,业主就明确了关于美学和造价的要求(甚至在设计过程中,因为地块的偏远,业主对展示效果的疑虑,几次缩减建设预算)。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也在不停反复平衡这两点以此采取更为合适的策略。
空间体验感是本项目的发力点,营造出一个有独特氛围的厂区建筑的努力始终贯穿其中,而对于建筑纪念性的表达方式也做了一定兴趣性的探索。在低造价的限定下,本项目放弃了都设以往的信手拈来的幕墙体系做法,对根据造价来反推设计手法及其建造手段的方式,做了一次全新的设计尝试。
以上就是建筑界知识频道给您带来的“箱包工厂设计厂房中的院子,制造业的一次建筑学实践探索”分享。我们会持续为大家分享更多建筑设计相关的知识给大家,寻找建筑之美,探索建筑之路。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