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园林论文范文:微地形在道路绿化中的实践应用

来源:建筑界编辑:袁斌发布时间:2020-09-27 16:51:30

[摘要] 中国古人很早就应用了微地形来造景,像皇家园林的圆明园、私家园林的苏州各名园中都有大量应用,本文以深圳市光明新区光侨路绿化景观提升工程为实例,总结了微地形在道路绿化应用方法

建筑园林论文范文:微地形在道路绿化中的实践应用.jpg

  摘要:本文以深圳市光明新区光侨路绿化景观提升工程为实例进行分析,总结了微地形在道路绿化景观中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给今后的类似项目提供借鉴和思考。

  地形是园林景观中最重要的基本元素之一,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地形是指‘地球表面高低不同的起伏形态,如平原、盆地、丘陵、高原、河谷等的总称’,此类地形地貌也被称之为大地形。微地形是相对于这大地形而得出的一个相对概念,是指在景观设计过程中采用人工模拟大地形的形态及其起伏错落的韵律而设计出面积较小的地形,其地面高低起伏但起伏幅度不太大。园林中的微地形可分为直线形微地形和曲线型微地形,直线形微地形包括台阶、高台、下沉广场等,曲线型微地形主要指模仿自然机理起伏变化的地形。本文将以深圳市光明新区光侨路绿化景观提升工程为实例,分析曲线型微地形在道路绿化中的实践应用。

  光侨路绿化景观提升工程是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的EPC工程,定位于要对标深南大道,打造国内一流的景观大道,得到了市领导及新区领导的重点关注和支持,并选定了以微地形营造为主要特色的实施方案。

  光侨路全长十几公里,为双向六车道,是光明新区的重要干道,此次绿化景观提升的总体理念是“凤凰鸣已,于彼光明”,四大特色是微地形景观、凤凰木景观、朴树景观、景石景观,其中,连绵起伏十几公里微地形的道路绿化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光侨路中间绿带大部分宽10米,侧分带2-5米,外侧绿带5-10米。三条绿带的微地形各有特色又相互呼应,与凤凰木景观共同营造一种“龙飞凤舞”的意象。

  中间绿带是此次微地形的重头戏,10米的宽度给微地形的塑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绿化模式是朴树+景石+草地的疏林草地。

  微地形营造时考虑了以下3点:

  1.动感飘逸、变化无常;设计以二条龙形地形交相舞动,互为呼应,地形或长或短,高低变化。

  2.地形最高点控制在1.2米,此高度既可遮挡对面来车方向的车灯,减少行车干扰,也可以让行人道的行人略带俯视地从容欣赏地形的整体形象。

  3.在道路的每个路口地形融入平地,通过精选大树结合灌木色带的搭配形成龙头的意象。

  中间绿带这种复杂多变的地形要施工出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传统的方格网和坐标放线经试验均不适合。

  经过多次尝试,现场总结出一套快速施工的流程:

  1.施工放线,把一段地形的起点、终点及坡顶做好记号;

  2.土方计算,根据地形算出土方总量,并按照每车的土量,算出车数;

  3.卸土点定位,根据地形及走势,把每车的卸土位置定点;

  4.挖机造型,挑选有做地形经验的挖机师傅,使用60挖机进行轮廓造型;

  5.挖机细平,地形轮廓得到施工员或设计师认可后,用挖机进行平整度及顺畅度的修整;

  6.人工修整,挖机整完后,还需要人工进行更细致的修整才能进行草地的铺设。

  侧分带绿化模式是凤凰木行道树+草地,地形营造是微波荡漾的意象,因此微地形是结合绿带宽度设计,坡度在5-10%的微小地形,主要作为中间绿带与外侧绿带的过渡。实施中也碰到了点小问题,就是虽然地形不高,但就是这微小地形营造后,原来人行道上可以随时漫过绿地到车行道雨水口的水,建设后却排泄不畅,下雨后,雨水都积存在人行道。经过观察研究,在靠近车行道雨水口的绿带开个排水草坡,就很好地解决了地形与排水的矛盾。

  外侧绿带绿化模式是草地+小地被+原有乔木,适当补充中层小乔木。地形营造的是随风而舞的意象。地形高点约0.6-1米,连绵起伏,随风而舞,与中间带的“双龙舞动”遥相呼应,特别是在五月凤凰木盛花之时,呈现出一副“龙飞凤舞”的壮丽场景。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地形位置碰到不少无规律的雨水井和污水井等;现场研究后采取了结合井口位置调整地形长度、坡度的方式,部分井口比较密,地形不好调整时,采取升高井盖、缓坡过渡的方式处理,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微地形同时是海绵城市实施中的重要手段,本项目结合地形设计也进行了多处应用。首先在中间绿带和分车带的路沿石附近,草坪特意降低5-10公分,在人行道附近也有专门设计的生态草沟,在地形交汇的绿地也会设计成雨水花园,这些措施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实践海绵城市技术中的滞留雨水、自然下渗。

  小结:中国古人很早就应用了微地形来造景,像皇家园林的圆明园、私家园林的苏州各名园中都有大量应用,也是现代园林营造空间和意境的重要手段。

  而在如今大城市的园林景观中,微地形营造已经不能简单按照场地内土方平衡的理论,因为快速的城市建设,产生了大量的土方需要远距离运输填埋,代价高昂,而单是光侨路绿化项目的微地形就回填消化了几万方土,为光明新区建设工地提供了近距离消化土方的解决方案,为政府节省了大量资金,因此,当下园林绿化项目中推广微地形营造又多了个时代的意义。

  经过本项目的实践,总结了微地形在道路绿化景观中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给今后的类似项目提供借鉴和思考。

  作者:陈征东(副总工程师)

  以上内容就是“微地形在道路绿化中的实践应用”的分享,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建筑界建筑论文频道分享更多市政道路绿化设计相关的论文内容给大家。寻找建筑之美,探索建筑之路,欢迎关注我们~

建筑园林,论文范文,微地形,道路绿化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