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击破,攻坚难点!广东东莞因地制宜分类治理生活垃圾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0-09-24 11:11:14

[摘要] 做到生活垃圾由产生到处理形成闭环的同时,促进其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是当下东莞在生活垃圾集中治理过程中探索出的新模式。

各个击破,攻坚难点!广东东莞因地制宜分类治理生活垃圾.jpg

  南岭山脉蔓延千里,蜿蜒珠江奔流而过。葱郁茂密的林木与纵横交错的河涌织出一片锦绣——古老的广府文化名城东莞,就坐落于一片“近南风景不曾秋”的千年诗意中。

  作为珠江三角洲代表城市之一,东莞又是年轻的。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东莞已从当地歌谣中唱的那样“背脊顶天口食泥,不见日头去不见日头归”,一跃成为被誉为“世界工厂”的工业品生产制造基地和广东重要的外贸口岸。然而,城市快速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也让生活垃圾污染成为了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环境问题。目前,东莞常住人口已超千万人,每日都在产生大量生活垃圾。避免“垃圾围城”造成的土地浪费、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始终考验着这座特大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而在做到生活垃圾由产生到处理形成闭环的同时,促进其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是当下东莞在生活垃圾集中治理过程中探索出的新模式。

  走在大路上

  公路通,百业兴。高速公路网的建设,伴随着东莞的版图逐渐扩展,成为了这座城市崛起之路上重要的符号。其中,正在建设中的莞番高速公路是广东省境内一条东西横向的高速公路,它连接珠江东岸的东莞和珠江西岸的广州市番禺区,通车后将沿江高速公路、广深高速公路、莞深高速公路、从莞深高速公路四大高速公路串联起来,成为东莞市内第二条东西走向的交通大动脉。但在建设过程中,却遇到了一道难题:莞番高速公路在寮步段横跨两座生活垃圾填埋场,不具备施工条件。

  长期以来,对生活垃圾进行卫生填埋是我国垃圾末端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该方法具有技术可靠、操作简单、处理量大等优点,但也存在着诸多短板和痛点。以寮步镇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该填埋场包含刘屋巷、上底两个填埋区域,总占地面积达6.15万平方米,约有存量垃圾91万吨,占用大量城市土地资源,对空气、水、土壤造成影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

  高速公路的建设一刻不能停歇。东莞市委、市政府当机立断,决定对莞番高速公路红线范围内的存量生活垃圾进行挖掘,再通过机械化分选,将挖掘出的垃圾筛分为金属、骨料、腐殖土以及可燃物,为莞番高速公路腾挪作业空间。与把生活垃圾直接填埋到末端处理的“终点”相比,机械化分选的过程更像是为囤积的生活垃圾寻求“出路”——从中筛分出的金属废料可以回收外售;不可燃的骨料可用于制砖、重新制造建筑骨料或路面填料;腐殖土可用于园林植物种植;可燃物具备一定热值,能作为辅助燃料使用,从而减少对化石燃料的消耗。

  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没有任何环保标准的简易填埋场到拥有较为齐全工程设施的受控填埋场,再到大部分满足环保标准的卫生填埋场。尽管填埋处理技术日益完善,但通过填埋的方式将生活垃圾深藏于地下,将污染源暂时“封存”无法彻底消除污染隐患。对寮步镇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分筛清理,可以视作对污染源头进行的一场深入“剖析”,也可作为全国存量生活垃圾治理的一个“借鉴”。据该整治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分筛的过程中发现,当地生活垃圾具有湿度大、含泥土多等特点,因此,原有机械分筛设备的驱动动力得到了升级,使振动料斗频率加快,有效提升了进料速度;针对垃圾内工业废料多的特点,通过增加配套大件破碎机,可以提升分筛效果和正确率;面对滚筒分筛时易产生水蒸气、扬尘等问题,滚筒分筛设备顶部密封系统得到了改造……从挖掘到筛分,再到压缩、转运,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面对诸多难点,但每一个难点也对应着一次技术突破。

  东莞汛期的大雨中,寮步镇生活垃圾填埋场整治现场仍回荡着机械轰鸣声,在不久后,新的高速公路将穿越经整治后平坦、整洁的规划区域,达到交通与环境的“双通途”。表面看来,对横跨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整治或许是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的“插曲”,但推进城镇化的核心始终是人的城镇化。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是推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中关键的一步,也是生活垃圾“小事”与环境“大事”的辩证统一:通过整治原有生活垃圾填埋场“积小成大”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从污染根源入手进行“大事化小”的攻坚克难,并实现存量生活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破除“邻避”效应,达到“小事化了”的治理效果,既为城市建设置换出大量土地资源,又改善了周边地区居民生活质量,同时还促进了勘探调研、挖掘筛分、资源化产品制造等相关企业的参与,从而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完善与发展。

  以水为“镜”

  在东莞市与深圳市之间有一条名为“茅洲河”的界河。昔日的茅洲河臭气熏天,黢黑河水穿城而过,荒芜的两岸看不到驻足停留的居民。因此,茅洲河有了“墨汁河”的别称。

  距离茅洲河不远的红花坑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是影响茅洲河水质的污染源之一,而垃圾渗滤液处理一直是行业难题:一方面,受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及垃圾本身含水量等因素影响,垃圾渗滤液水量波动较大;另一方面,渗滤液的成分复杂,并会随垃圾填埋时间长短逐渐变化。此外,垃圾渗滤液属于难降解有机废水,可生化性差,处理困难。红花坑生活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达5.8万平方米,存量生活垃圾约176万吨,封场时间久,渗滤液可生化性差。同时,受场地限制,传统的处理方式无法满足处理需要,亟待探索一条高效、环保又经济的新型处理模式。

  2017年4月,红花坑垃圾渗滤液处理站正式投入运行,并在几年间不断进行改进升级,设置了应急处理单元,应用了包含技术预处理、氨氮分子筛分离、纳米生物反应、吸附出水系统的新型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原本乌黑黏稠的垃圾渗滤液会在技术预处理系统中去除表面的泡沫,沉降重金属物质,再投入石灰进行碱性中和。经过过滤设施进一步去除杂质,中和后的渗滤液继而进入氨氮分子筛分离装置。在该装置中,渗滤液内的氨氮会被分离和回收,用于制作氮肥,实现对氨氮的资源化利用。分离回收大部分氨氮后,渗滤液中残存的有机物、氨氮、总氮会在纳米生物反应器中被去除,而这时渗滤液中的污染物已被大幅削减,再通过吸附出水系统对其中难降解溶解的有机物进行吸附。经历层层处理后,原本乌黑黏稠的垃圾渗滤液几乎变成了闻不到任何异味的“清水”。整个处理过程会接入环保监测系统,只有监测达标后的尾水才能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在垃圾渗滤液处理站附近,早已封场的红花坑生活垃圾填埋场经过近年来的整治,已经成为了一座生机盎然的“小山”——通过覆土、覆膜、覆绿等措施,生活垃圾已被封闭在层层覆盖物隔绝的土堆中,其中的气体导排井和地下水监测系统等设施,也可以及时导排覆土下生活垃圾产生的易燃易爆甲烷气体并监测地下水污染扩散情况。雨季来临,雨水会被覆膜阻断,再沿着内膜沟从坡上流下,进入市政管网系统。远远望去,“复绿”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内草木生长,当年令人避之不及的“红花坑”已是一片郁郁葱葱。

  对周边生活垃圾填埋场及垃圾渗滤液的整治工作,是茅洲河流域“治污先截污”的代表,而水污染治理工程点多、面广、线长,往往需要多方协同努力。除了完善市政污水管网、促进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等截污措施,对河道环境的日常维护也是让河流长久焕发生机的重要保障。据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无论是河面还是岸边,都有河道专职巡查小组进行全天候巡回保洁工作,清除河面漂浮物和杂物,严格控制河埠、岸线范围无废弃物、垃圾等,确保河道畅通、岸坡整洁。同时,各社区编制了河道保洁巡察制度和相关管理制度,建立了工作台账,以制度涵养河流的生命力。今日的茅洲河,已让往昔的“墨汁河”彻底成为了历史。原本荒芜的河岸,也被打造成为滨水休闲带,用绿植、主题公园、步道和小型雕塑等多种多样的娱乐景观设施,为居民提供了亲河、亲水、亲绿的美丽岸线。

  污染问题反映在水,但污染根源却在岸上。从人人避而远之的“墨汁河”到市民游客络绎不绝的“生态河”,茅洲河的污染是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所导致的顽疾,而其治理成效则体现了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从对垃圾渗滤液的无害化处理到从中寻求一条因地制宜且经济高效的新技术渠道;从治理水体污染到开辟城市滨水景观长廊,进而发展人水相亲、水城共融的“水岸经济”,以水为“镜”,验证的是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非处于此消彼长的对立面,而在互补、互惠、互利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既是让人民群众在环境改善中感受到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从而达到社会效益的提升,又让城市“因水而兴”的生态效益得以实现。

  浪潮中的尝试与反思

  “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位于大朗、大岭山、寮步三镇之间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自2002年奠基以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建设,如今的松山湖有着打动人心的湖光山色,同时各类智能制造企业、新型研发机构林立,成为了东莞的“科创引擎”。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松山湖坚守绿色、环保、高新的产业路线,确立“重污染企业零准入、扬撒滴漏车不过境、在建施工地无扬尘”三大原则,让好山好水好风光成为常态。今年4月,有关部门召开了松山湖南部及周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战部署会,通报了《松山湖南部及周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方案》,通过开展百日攻坚行动,进一步完成排渠水质提升处理、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存量生活垃圾治理等工作指标,力争与发展同步解决民生、经济和环境问题。

  9月2日,在距离松山湖不远的大朗镇水平村象山工业园内,工人开始对又一处临时生活垃圾堆放点展开挖掘清运工作。在此之前,该生活垃圾堆放点已经经过了三期综合整治工作。经过综合整治后,堆放点周边的环境得到了美化,垃圾渗滤液得到了收集,有效减少了异味。而通过挖掘清运的方式让生活垃圾堆放点“消失”并进一步消除对城市街道产生的影响,从而最终达到完全消除囤积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修复城市环境。临时堆放点的生活垃圾被运送至环保热电厂中,通过焚烧发电的方式,产生的电能再次回到城市,实现了由污染物到能源的重生。

  水体污染治理、生活垃圾填埋场综合整治、大气污染防治……松山湖周边,一场场生态环境“收复战”在不断打响,而“战果”则是一片绿草如茵、树影婆娑。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溪流背坡村项目就扎根在松山湖的湖光山色中。这个占地面积约1900亩、总建筑面积达126.7万平方米的“华为小镇”于2015年环松山湖而建,涵盖工作、生活、教育、医疗、娱乐、购物等城市功能,首批华为员工已在2018年7月入驻。依托松山湖优质生态环境而打造的溪流背坡村项目共划分了12个区域,每个区域分别以一座欧洲经典城市建筑为蓝本。华为计划将该项目打造成为高端人才就地实现工作生活学习的整体有机的城市生态系统,未来或将以其特色建筑为核心,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华为向东莞大规模搬迁,不仅仅是一家企业落户,而是一次全球产业链的转移。跟随华为脚步转移的还有华为相当一部分的供应商和软件服务商,除了为东莞带来人才结构的改善,更多的是看得见的产业升级成效和经济发展效益,其背后是东莞城市发展模式转变和城市品质的提升,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高等院校、科创中心项目开始在松山湖周边兴建、落成。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的高水平发展,是东莞城市整体转型升级的缩影:在改革开放以来城市飞速发展的轨迹面前,是东莞曾经“前店后厂”的经验——以小微企业为主,充分运用劳动力优势及土地资源优势,但产业集中度较低,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差;在当今大时代浪潮中应运而生的国家级高新区背后,又是东莞对该经验的反思——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仅70多平方千米,对有限土地资源的有效、集约利用,是影响城市短期、长期规划的重要因素。同时,以对污染的综合整治为突破口,以良好生态环境为牵引力,在满足社会“刚需”、生态“提振”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经济效益,推进更宜居、宜业的国家级高新区建设,既是为污染密集型产业建造一道“政策门槛”,又有效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带来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对立,从而为新兴主导产业递上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对生活垃圾的综合整治,其意义并非仅仅为减少一处生活垃圾填埋场、净化一条河流、美化一片环境,而是在于还绿于民、还土地于城市、还发展于未来。据相关专家介绍,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大约囤积了80亿吨存量垃圾,占地约3亿平方米,内存约35亿吨陈腐有机物、15亿吨塑料、10亿吨织物、5亿吨砖瓦,污染严重但蕴藏资源量巨大。若50%存量垃圾以“东莞模式”实现资源化利用,将腾出22.5万亩土地,存量垃圾资源化17.5亿吨,价值几千亿元。“积厚以成势,登高更望远。”东莞所讲述的,也并非仅仅是一座城市的故事,而是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以上就是建筑界热点频道为大家带来的“各个击破,攻坚难点!广东东莞因地制宜分类治理生活垃圾”信息,建筑界热点频道也将持续关注相关建筑行业热点资讯,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行业热点~

东莞模式,治理生活垃圾,城市建设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