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世界银行测评中国营商环境中的权重占55%,上海市备受瞩目,其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举措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2019年,我国营商环境排名由2018年的第46位上升至第31位,连续两年跻身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经济体排名前十。其中,办理建筑许可指标排名第33位,较上年提升88位,在10个测评指标中上升幅度最大,成为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最亮眼的“加分项”。因为在世界银行测评中国营商环境中的权重占55%,上海市备受瞩目,其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举措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2017年以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支持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指导下,我们以优化审批服务为主攻方向,以企业满意度为评判标准,推动了3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市4700多个工程建设项目享受到了改革红利。”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建筑市场监管处处长沈红华表示,“上海市改革的独特之处在于,始终坚持‘整体政府’理念,通过跨部门的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和业务协同,政府服务方式从‘碎片化’转变为‘一体化’,实现了群众和企业办事从找‘部门’到找‘整体政府’的转变。”
整合审批资源 变找“部门”为找“整体政府”
以前,“办证跑断腿、审批磨破嘴”,是因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难,企业要面对的部门多、审批手续繁杂、办理时间长。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上海市充分借鉴世界先进经济体“整体政府”理念,在不改变各部门审批职能的前提下,有效整合审批资源,通过“在线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系统发证”的服务管理模式,成立了社会投资项目审批审查中心和上海市建设工程联审共享平台,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
社会投资项目审批审查中心作为上海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的具体协调、推进、办理、咨询机构,由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和改革、交通、水务、绿化和民防等单位派驻专人组成,主要负责设计方案审查、施工许可证办理、综合竣工验收等阶段事项的在线“一口受理、一次发证”工作,全面协调推进相关审批审查事宜并做好咨询服务工作。凡是涉及建筑业的政府性审批服务事项,全部在该中心一个窗口办理,真正实现了政府服务方式从“碎片化”到“一体化”的转变。
同时,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到各部门反复跑路、上多系统重复登录”等难题,上海市开发建设了建设工程联审共享平台,提升“一网通办”服务能力,社会投资项目各项手续的申请、受理、审批和发证等实现在线办理,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竣工验收合格通知书等全部采用电子证照。
据统计,截至2019年11月,上海“一网通办”已接入全市16个区和56个市级部门的2000多项服务事项,日均办事超过7.5万件,基本覆盖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其中,具备“最多跑一次”甚至“零跑动办成”条件的事项占90%,全市政务服务办事时限较上年总体压缩约60%,所需材料至少减少了50%。特别是在开办企业、登记财产和跨境贸易等5个与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测评相关事项方面,“一网通办”让企业办事时间缩短了70%、手续环节减少了2/3。
“一个中心”“一网通办”是上海市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积极探索和成功实践,也是其践行“整体政府”理念,“刀刃向内”、自我革命迈出的实质性一步。而更重要的是,上海市改革的步伐一直在向前迈进。今年,上海市提出了推进“五个一”改革,力争实现企业办事“只登一扇门”“只对一扇窗”“只递一套表”“只录一系统”“只见一部门”的目标,目前行政审批的“上海速度”正在被不断刷新。
优化审批流程 提升企业获得感
“以往办理竣工验收,无论项目大小流程都一样,花2个月时间都算快的。改革后,我们在浦东张江科学城的未来公园(艺术馆)新建项目,完工后按照小型项目的简化程序,4天就完成了综合竣工验收并取得合格通知书,真的难以想象。”张江国信安地产总经理助理姜海清兴奋地说。
“改革举措千万条,企业感受第一条。推行‘五个一’改革,是上海市‘刀刃向内’,推动革命性流程再造结出的硕果。”沈红华称。“而坚持问题导向,不断优化项目审批流程、精简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时间、减少费用,提升企业获得感,则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截至目前,上海市的改革已实现3个版本的“进化”。针对工程建设项目特点,上海市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改变“一刀切”审批模式,将社会投资项目划分为“工业项目”“小型项目”和“其他社会投资项目”,积极推进基于项目类型、规模、技术难度、风险控制等因素的分类审批和分类监管模式。同时,针对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全流程审批阶段进行重新规划整合,划分为“两库四阶段”,确立了政府和社会投资项目改革的整体框架、总体思路,也为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测评项目(即社会投资项目)持续深化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围绕“政府-”“市场﹢”的原则,上海市采用“减、并、放、转、调”等手段,进一步梳理、精简不合理、不必要审批事项。3轮改革中,先后取消各类行政审批事项14个、合并36个审批事项为14个、转变管理方式为政府内部协作事项13个、精简审批事项及范围7个、减少各类审批前置条件4个、调整优化12个事项的审批时序。下放审批权限,鼓励有条件的审批事项实行同级化办理,转变管理方式,积极推行告知承诺制。
通过改革,上海市社会投资项目从取得土地到获取施工许可证正式开工,平均审批时限进一步缩短,政府许可产生的经营成本进一步减少,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到100天之内。市场主体的获得感明显增强。
推进改革深化 让“特斯拉速度”成为“上海速度”常态
“截至2020年8月,按照新流程进入上海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的项目累计超过4700个,并打造了特斯拉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改革样本。”沈红华介绍说,“特斯拉上海工厂从奠基到预备生产,只用了10个月时间,让全世界看到了上海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超级速度’。”
当前,如何将重大项目审批流程便利化的特例变为常态,将营商环境改革的“上海经验”化为“上海制度”,是新一轮改革的重点。今年4月,上海市发布《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标志着上海市开始将改革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日前,上海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若干措施》,集成近年来抓项目、抓投资、抓改革的好经验好做法,从准入立项、用地管理、规划许可、开工手续、竣工验收和服务效能6个方面,提出了23项改革措施。可以预见的是,“特斯拉速度”成为“上海速度”常态指日可待。
“特斯拉速度”是上海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上海市政府部门职能和管理方式转变的生动体现。这一切,均建立在其对“整体政府”发展理念的贯彻而带来的治理体系整体变革基础之上。从根本上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只有厘清政企关系,激发市场活力,才能真正提升营商环境的国际竞争力。这也正是上海市值得其他地区学习的地方。
以上就是建筑界热点频道为大家带来的“上海攻坚行政审批服务,打造行政审批‘上海速度’”信息,建筑界热点频道也将持续关注相关建筑行业热点资讯,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