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济南市政协举办“唤醒老建筑、赋能新济南”专题商量调研,调研组成员围绕如何做好济南老建筑的科学保护、活化利用和文化传承,积极建言献策。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静止的时光,更是无字的史书。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老建筑,每处历史建筑也都隐藏着这座城市的美好记忆。
如何更好地“加强老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唤醒旧日的荣耀时光、赋能新济南的跨越崛起?今年夏天,济南市政协举办“唤醒老建筑、赋能新济南”专题商量调研,调研组成员围绕如何做好济南老建筑的科学保护、活化利用和文化传承,积极建言献策。
老建筑保护 面临产权资金等问题
按照保护价值由高到低,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是不可移动文物,像四门塔、灵岩寺这些古建筑,像胶济铁路济南站近现代建筑群都属于这一类;第二类是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社会价值的历史建筑,像何家花园、曲水亭街15号院;第三类是传统风貌建筑,比如明府城内的传统民居建筑。
“目前来看,济南老建筑的量还是很大的,登记的建筑类不可移动文物有650余处,挂牌的历史建筑和普查历史建筑有370余处。”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名城保护规划处副处长娄淑娟说。
然而,老建筑的保护却遇到了产权、资金等方面的问题。位于县东巷鞠思敏故居一座小型四合院式建筑,它存在7个房产证,其中有2户公房和5户私房,房顶坍塌比较严重。
“为什么没有修呢?他让我修旧如旧,我修不了,我没有这个能力。”鞠思敏后人张女士说道。据了解,济南的老建筑产权归属比较分散,有部队、政府、国企、学校的,还有老百姓的,济南老建筑文化旅游促进会会长、小广寒电影博物馆馆长李建军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做好老建筑的产权流转、整合、征收、认领工作。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贺秀祥称,去年历下区曾经启动鞠思敏故居的房屋征收工作,但于政府的征收价格与住户的搬迁诉求分歧太大,所以没有进行下去。下一步,两级还是积极争取资金,加强与住户沟通协调,还是想的通过征收,全面进行修缮保护后然后加以利用。
2019年,山东省政府批复了《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这是全市名城保护的纲领性规划,对建筑保护的点,以及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区等保护的面都提出了要求;今年,《济南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即将出台,重点围绕“保什么、怎么保、谁来保”的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
“明年呢,我们计划完成原莱芜市范围历史建筑普查工作,充实保护名录,在济南市域范围筹划保护要素一张网,为实现‘从点到面’提供基础。”娄淑娟说。
保护老建筑 要让其活起来用起来
小广寒电影院从一座濒危坍塌的老建筑变成国保单位,形成济南一个网红打卡的地方,实现了活化利用一个非常好的凤凰涅槃,在全国也是非常好的历史建筑保护的优秀例子。
如今小广寒电影院已经成为电影主题餐厅、电影艺术博物馆。“迄今为止,博物馆累计接待世界各地的游客三十多万人次,餐厅也做到了收支平衡。”李建军说,要给老建筑赋予新的生命和现代的实用功能,就要找到“保护优先”与“活化受益”的平衡点。
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程学峰认为老建筑的活化利用,应该在资金保障、制度支撑和宣传引导三个方面下功夫。在资金保障方面,既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又要出台奖补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在制度支撑方面,要以问题为导向,加快研究解决制约老建筑活化利用的制度“瓶颈”;同时,要用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全社会保护利用老建筑的意识和共识。
“我希望能尽快出台优秀历史建筑维修与保护的有关规定,使维修历史建筑有章可循。”李铭说,对历史建筑有规划地进行修复、提升和展示,应首先把重要的街区、路口和风貌带先行修复,作为一个历史建筑,可以旧,但绝对不能让它破。
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建筑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姜波认为,老建筑的保护和传承,不可能完全由政府包揽,政府也不能可能完全包揽。“现在有很多老建筑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年轻人喜欢文创,在老城区不少老房子被改造成民宿、咖啡馆、像文创的这样的空间。”
“谈到利用,我最希望的是能开门纳客,特别是政府和国企部门使用的老建筑,应带头开放,哪怕每周固定开放几天。”李铭说,政府应出台相关的开放鼓励政策,如免税或一个月奖励一千元钱或解决一个人的工资。
“老建筑活化利用除了前边提到的商业手段以外,公益性的也不能少,可以利用老建筑资源建设专题博物馆。”贺秀祥说。
条件成熟一个 院子就改造一院
如今,胶济铁路博物馆和蔡公时纪念馆,分别打造成了展示山东铁路发展史和弘扬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再一个,就是市邮政局主办的华夏书信博物馆,展览一些家书、家信等,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国情怀。”济南市政协委员,山东省工业展览馆艺术总监、济南政协书画院副院长马子恺说。
“老建筑就是难忘的回忆,特别是革命教育和传统教育当中,老建筑就像会讲故事的老人。”济南市市政协委员、济南教育电视台研究室主任、中国书协会员李钧称,老建筑能让学生身临其境,看到丰富的、真实的历史资料,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贺秀祥建议可以利用现有的老建筑,开辟专题场馆,借鉴全景故宫、全景敦煌等成功经验,利用数字化和互联网手段,展示已经消失的老建筑,包括每一处济南老建筑的全景及内部细节,让老百姓看到、看懂老建筑,体验、体会到深厚的文化内涵。
“我们倡导对历史文化街区内的老建筑、老院落、老街巷,条件成熟一个院子就改造一院,成熟一条街巷就整治一街,逐步扩展到一片。”娄淑娟说,他们将与相关部门筹划共同在古城和商埠区打造一批老建筑保护利用的试点项目,总结经验,全市推开。
建设文化济南,老建筑是重要的载体。程学锋称,要深入研究老建筑的文化内涵;借助老建筑的“名气”,增强我们文化济南的“底气”。同时,利用老建筑的历史文化优势,做大、做强、做精我们济南的文旅产业。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防止过分的‘商业化’。”程学锋称,政府部门要严格把关,使老建筑的文化传承能够健康有序进行。
以上就是建筑界新闻频道为您带来的“从濒危到网红!济南老建筑如何重获新生”的内容,建筑界新闻频道也将持续关注更多热点的新闻,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行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