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论文优秀范文:山水画意境在现代建筑的体现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0-05-09 09:08:00

[摘要] 山水画具有的传统审美精神一直是中国本土建筑师效仿的对象。进一步强化建筑与传统山水画中的表现艺术、意境传达、精神内涵之间的传承与演化,是促进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

  公路工程项目管理关键问题分析众多建筑师都试图在现代化背景下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掘传统地域性语言,寻找未来建筑的价值取向。山水画所具有的传统审美精神一直是中国本土建筑师效仿的对象。进一步强化建筑与传统山水画中的表现艺术、意境传达、精神内涵之间的传承与演化,是促进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

  1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意境及其表达方法

  意境是艺术家们在脱离最初的表象特征后所追求的更深层次的境界,是传统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判作品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意境是由艺术家创造的全新世界,这个世界与他们的内心情感充分融合,渗透着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感悟,以此赋予作品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1.1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意境

  意境作为山水画中情景交融的载体,是观者充分感知画中深层含义的重要依托。不同山水画中的意境根据其特点可大致分为三类:内涵性、诗意性和模糊性[1]。内涵性通俗来讲指“画中有画,意中有意”。优秀的山水画中不仅能看到其所表现的语言符号,还能感受到画家赋予画的精神内涵。对于画的理解一般是由表及里、由具象到抽象的过程。诗意性是指画家将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与人生感悟通过巧妙的表现手法赋予绘画,以此创造独属于作者的意境。一幅画就是一首无言诗,画融于诗,诗现于画,是传统山水画创造意境的重要方式。而模糊性则是中国山水画中意境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即通过简明的画面传达出多样的内涵。如宗白华先生所说:“中国山水画趋向简淡,然而简淡中包具无穷境界。倪云林一树一石,千岩万壑不能过之。”[2]中国山水画往往简单几笔,看似惜墨如金,实则内涵丰富,使人回味无穷。

  1.2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意境的表现手法

  1.2.1立意意境的重点在于意,是画者的主观产物。一幅优秀的山水画之所以突出,因其能够将观者带入画者所创造的意境中,体会到画者的情与思。这一切都建立在充分立意的基础上,好的立意需要画家丰富的生活阅历、对社会现状的充分感知以及本身丰富的创作经验,这样在绘画时才能做到言简意赅,不落俗套。1.2.2构图手法(1)留白中国山水画讲究虚实结合,既有明确之物,又要有事物之外的联想,这样才能构成意境。山水画中看似无形的空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漆黑的笔墨中透出几点主次分明的空白,恰好起到透气的效果,同时留白与笔墨虚实相融,虚实相衬,充分表现出山水空灵的意境[3]。(2)透视透视是山水画意境中最重要的表达技巧,通过远近、虚实的对比营造画家心中想要表达的氛围。传统山水画通过散点透视将不同视角下的形象展现在同一画面中。后期在散点透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中国传统山水画理中的概念——“三远”,即高远、深远、平远。山水本是有形的东西,人的视线也是有界限的,但三远法的理念帮助山水画突破了这些界限,在有限中创造无限,以此营造出山水画独特的意境[4]。

  2山水画中意境在现代建筑中的表现

  建筑与传统山水画之间的艺术表达形式虽然不同,但思想上却同根同源: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生态平衡的自然观融入到作品中,以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空间意识创造属于中国传统艺术的意境[5]。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将山水画所蕴含的审美情趣、空间意境转译成设计语言并大量运用到现代“传统建筑”或者说现代“文人建筑”的设计中去。李晓东、王澍等即为其中的典型代表。

  2.1淼庐

  李晓东在淼庐的设计中刻意降低层高,避免建筑在环境中过于突兀,通过消减建筑自身体量促进建筑与山势融合,同时利用屋顶的转折,使建筑产生与山体相呼应的层叠之感。建筑入口十分狭窄,拾级而上,进入主要空间后视线方能豁然开朗,创造出深远的效果。水池恰当地将湖光山色“借”入建筑,使观者进入建筑后欣赏到一幅徐徐展开的“平远”图面。这里对水的用法与郭熙的《树色平远图》十分相似,均是通过大片水域将观者视线随水面推向远处,使观者获得“平远”一般平淡安宁的感受。淼庐所独有的场所精神、设计者精心营造的安宁和谐的空间氛围,都与传统山水画中所追求的“三远”意境不谋而合。除了建筑与环境的意境,淼庐内部空间的意境塑造与山水画的意境特点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以玻璃和木材为主的建筑表皮保证建筑围合却不显闭塞,创造一种模糊的意境美。庭院内的片墙使视线穿透,远山的景色得以渗透到室内各个空间。观者虽身处建筑之中,却仿佛置身于山林之间,思绪也随无限放大的远意进入更具诗意的意境中[6]。

  2.2杭州富春山馆

  在富春山馆的设计中,王澍通过分析与诠释中国传统山水画,以“重建一种当代本土的建筑学”为哲学基础,以“山水观法”为具体的营造策略,在空间与景观上创造了丰富的叙事体验。郭熙在《林泉高致》中用“可行”“可望”“可游”“可居”来形容山水画的境界,这同样是富春山馆设计中所表达的概念。王澍通过借鉴《富春山居图》与《写山水诀》中山体空间层次的表现手法,将画中的一些创作手法转译成现代建筑语言,创造出一组由现代材料和传统材料相融合的人工山体,这些人工山体的轮廓与远处真正的山相呼应。王澍不断在实践中强调与演化的廊道与坡道帮助观者于天地、山水之间肆意畅游,远山时隐时现,加强了建筑空间上的远意。蜿蜒曲折的廊道与坡道将传统山水画中“三远”的意境融入同一建筑中。观者在建筑中或登临,或回首,或俯仰,远近高低,变幻莫测,又如山水画中的散点透视,将多重层次的景观压缩到观者有限的视线中,随观者的行进一一展开。就像一位画家在山水间作画,每一笔都蕴含着山水精神,这种美是出世的美,是融于自然的意境美[7]。

  2.3南京证大喜马拉雅中心

  马岩松的“山水城市”理念希望通过对自然山水的解读来创造一种非自然而又能感知自然的建筑,即创造自然与城市结合的山水意境,建造以人的精神与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未来城市,满足人们对于自然的向往。南京证大喜马拉雅中心设计是马岩松对于山水城市理念的一次具体实践。“重新在现代城市中塑造自然环境,重建人与自然相互依托的和谐关系”是该设计一直坚持的理念。整个基地由外侧的高层塔楼与中心区域的坡顶小屋构成,塔楼的边界被流线型的白色遮阳板所覆盖,限定了整个基地的立面轮廓,形成立面的框架。塔楼为观者提供了不同的意向,既可以被抽象成具体景象,又可以被视作画中的留白,似瀑布倾泻而下,又像远山巍然屹立,给观者无限遐想。中心区域的建筑单体为整个基地提供了尺度宜人的城市空间,如隐匿在群山中的村落一般,将山体、流水串联起来。观者置于其中,传统村落式的环境如画卷一般在眼前徐徐展开。高层塔楼在小尺度单体的衬托下更显雄伟高大。这一系列处理手法正是对传统山水画中“三远”意境所进行的现代转译。

  结语

  中国传统山水画是古人寄情山水的文化意识,更是传递理想的精神载体。山水画的意境、色调与气韵之美是独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它体现了古代艺术家对宇宙的认识、对自然的探索、对人生的感悟,这种思想是不断积累和沉淀的,至今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建筑师通过对传统山水画中审美意识及空间表现的学习,将其中图面表现手法和意境营造技巧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将传统文化与建筑结合,创造出中国建筑独特的意境美,使建筑在满足实用性要求的同时,进一步上升到精神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这是中国现代建筑回归本土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现代地域性建筑创新的必然要求和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禾.浅谈中国山水画的“意境”[J].大众文艺,2018(10):101-102.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3]张凡.留白在山水画中的运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1-43.

  [4]宋滢.传统山水画“三远”空间意境在当代文人建筑中的表达[D].南昌大学,2015:1-102.

  [5]刘长缨.中国山水画审美意识与现代建筑设计[J].西北美术,2018(01):115-120.

  [6]李晓东.注解天然——云南丽江淼庐,中国[J].世界建筑,2010(10):116-119.

  [7]强凌波.关于王澍建筑作品的艺匠·意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作者:朱俊柳

  以上内容就是建筑界建筑论文频道分享的这篇山水画意境在现代建筑的体现的内容,有需要的可以参考学习。建筑界建筑论文频道将为大家分享更多山水画意境在现代建筑的体现相关优秀建筑论文,与建筑人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欢迎关注我们~

建筑论文,现代建筑,山水画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