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第一章 绪论1 1 课题研究的背景1 1 1 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规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 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规划关注度提高
近 20 年来,国际社会开始越来越关注近现代建筑遗产的价值,尤其是许多近现代建筑遗产的成功改造,如鲁尔工业区等等,使近现代建筑遗产的价值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充分的发挥。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建筑遗产方面,不仅有着巧夺天工的古建筑遗产,还有丰富的,绚丽多彩的近现代建筑遗产。但是由于历史、政治、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在保护建筑遗产的进程中,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近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忽略了其价值,也就没能很好的保护我国的近现代建筑遗产,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但是随着保护观念的转变,近现代建筑遗产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相继出现了许多成功改造近现代建筑遗产的案例和许多关于近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
1.1.2 前期调研对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规划的重要性
对于文物建筑进行保护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进行保护规划的制定,然后对其进行保护。而对于保护规划的制定,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首先通过前期调研,获得相应的基础资料,然后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评估,最后根据得到的结果进行保护规划的制定,从而对文物建筑展开保护。前期调研是分析评估和保护规划制定的依据。我国虽然有相关保护规划的编制审批办法,但大多数的保护规划都是编制单位根据自己的理解,参照相关编制审批办法,逐条的完成规划编制中所需要完成的条目而已。并没有真正科学合理的进行文物建筑的相关调研。我国的保护制度多是针对于文物古建筑的,其发展起来的保护方式多是“古董式”的或者“标本式”的保存方式,这些方式对于近现代文物建筑的保护来说是不合理的,因此这些方式是不能满足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的需要。所以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研究近现代文物建筑的保护规划调查方法,才能为近现代文物建筑的评估工作和后期的保护规划编制提供充分的依据。在攻读研究生期间,有幸跟随导师参与了安徽《九龙岗民国建筑群保护规划》课题的研究工作,对九龙岗民国建筑群做了一些实地调研,并查找、搜集了关于九龙岗民国建筑群的相关资料,在不断的工作、学习当中,对近现代文物建筑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逐步意识到近现代文物建筑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独特性和重要的历史价值,并了解到调查方法在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规划工作中的重要性。所以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对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规划的编制方法进行深入细致的,系统性的研究,进而更好的制定近现代文物建筑的保护规划,更好的对近现代文物建筑进行保护,让近现代文物建筑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使近现代文物建筑在现代社会中发出新的光彩。
...........
1.2 课题研究的对象及意义
1.2.1 以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规划调查方法为对象
本课题以安徽《九龙岗民国建筑群的保护规划》为切入点,从城市规划的、保护规划、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的角度,以及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角度进行研究。对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规划调研方法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分析、研究。从而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规划的调查方法,为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规划的评估工作以及保护规划制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更好的编制近现代文物建筑的保护规划,更好的保护近现代文物建筑,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促进城市建设发展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协调发展。
1.2.2 调查方法对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规划编制的意义
我国的近现代建筑在中国的建筑历史上的时间较短,但是这段时间是我国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是古建筑向现代建筑转变的时期,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时期。这段时期内,中国传统的建筑发生了重大转变,建筑功能更丰富,建筑类型更多,建筑材料,建筑技术等都发生了重大改变。这对研究中国的建筑发展历程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当时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中,很多建筑和当时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紧密相关,成为历史的见证,这就使得近现代建筑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所以应该保护好近现代建筑遗产。中国近现代文物建筑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以及尚未发现的隐性价值。一份好的保护规划有利于更好的保护近现代文物建筑的价值,从而更好的保护近现代文物建筑,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促进城市建设发展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协调发展。对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截至目前国家已经公布了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表 1-1),可以看出近现代文物建筑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有着相当的比例,特别是最近两批中近现代文物建筑的数量都急剧增长。除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近现代文物建筑还有数以万计的市级、县级近现代文物建筑。因此近现代文物建筑的保护规划的编制非常重要。一份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的编制则依赖于科学有效的调研。因此,对于中国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规划调查方法的研究对保护规划的编制有着重要意义。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保护规划的概念上跟我国不太一样。但都是出于对建筑遗产的保护,只是在保护规划中所关注的点有所差异,因而在其进行保护规划调查的过程中所调查的侧重点就会有所不同。
2.1.1 法国——侧重保护范围的调查
法国在 1962 年 8 月 4 日的《内尔罗法令》中提出的保护区的概念,主要关注的是区域的历史的、美学的特征。并且对建筑群进行整体或者部分进行保护、修复和评价。在 1983 年 1 月 7 日的《分权法》中提出建筑、城市、景观遗产保护区,主要是对于建筑遗产的保护范围进行了规定。所以法国对于其保护规划中所关注的主要是保护范围的划定,然后对区域内保护对象的历史、美学特征展开调查,进而对其保护、修复和评价。英国 1967 年颁布《城市舒适环境法》和 1990 年《登录建筑和保护区规划法》提出保护区的概念,这两项法规主要是针对于保护规划中调查对象本体的特点以及外观美学特征作出相应规定。并在了解了这些特点之后对其历史价值展开调查。在 1990 年《登录建筑和保护区规划法》中还提出历史古城的概念。主要关注城市中的历史建筑,街道的平面布局以及立面形式等内容。所以英国对于保护规划中所关注的重点主要是建筑整体的布局情况,外观美学特征和历史价值。美国在 1966 年颁布《国家历史保护法》中提出国家登录地段的概念,在其要保护的对象中主要关注的是遗址、建筑群或环境的历史价值和美学特征。在地方历史保护法规中提出地方历史地段,主要是针对位于城市或者乡村中的能够明确保护范围的建筑遗产作出相应的规定。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在其保护规划中重点关注的是建筑物以及其背后的历史价值和美学特征,这就要求其在保护规划调查过程中重点的关注建筑物,充分挖掘其价值和美学特征。从而在后期的保护中提出相应的措施。
........
2.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开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其标志事件是 1928 年古物保存文员会的成立。真正具有法律效应的条例——《文化保护管理条例》于1961 年 11 月由国务院颁布,在《文化保护管理条例》中明确了保护单位的名称——“文物保护单位”,并公布了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制度开始于 1982 年 2 月,当月,国务院就公布了首批 24 个历史文化名城,截止目前我国已经相继公布了 103 个历史文化名城。1986 年国务院明确了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定义——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较完整地保存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与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2002 年 10 月颁布修订后的《文物保护法》,确立了保护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历史文化名城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表 2-1)。1982 年,国家建委等部门颁布《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的通知》,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并公布了我国首批 24 个历史文化名城。这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开始的标志。对于以后制定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制度,更好的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有着重要的意义。1983 年,我国提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这时候主要是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保护城市的历史传统和布局。并对于城区内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环境做出专项规划。在 1986 年公布的《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的报告的通知》,确立了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通知》主要是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义,等级,审批原则做出规定。并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的制定,做出一定的要求。主要是对其保护规划的内容和审批程序做出相应的意见。
.........
第三章 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规划调查案例研究...... 25
3.1《嵖岈山人民公社旧址保护规划》——全面的调查 ....... 25
3.2《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保护规划》——合理的评估 ............. 30
3.3 本章小结 ...... 34
第四章 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规划调查研究.... 35
4.1 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规划调查原则 ....... 35
4.2 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规划调查方式的确定 ..... 36
4.2.1 确定全面合理的调查内容...... 37
4.2.2 明确调查方式和调查途径...... 37
4.3 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规划调查内容和途径 ..... 38
4.4 本章小结 ......... 45
第五章 九龙岗民国建筑群保护规划前期调查研究 ............ 47
5.1 九龙岗民国建筑群调查 ...... 47
5.2 九龙岗民国建筑群价值评估 ........ 63
5.3 九龙岗民国建筑群保护规划措施........... 64
5.4 本章小结 ......... 65
第五章 九龙岗民国建筑群保护规划前期调查研究
在对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规划调查方法研究之后,将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规划的调查方法分为自然地理环境的调查、历史文化环境的调查、建筑遗产构成的调查和保护管理利用情况调查。并且在调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在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规划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调查方式。本章将以九龙岗民国建筑群的保护规划调查为例,介绍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规划调查方法在实例中的运用,并说明根据相应的调查内容,进行相应的价值评估和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划。
5.1 九龙岗民国建筑群调查
在九龙岗民国建筑群调查中,本文主要是针对以往的调查过程中不足的方面进行了整理,并不是面面俱到把所有的调查内容进行展示。通过整理展示以往调查中不足的方面在九龙岗民国建筑群调查过程中是如何进行合理的调查,说明总结的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规划调查方面的合理性。根据前面总结的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规划调查方法,首先对九龙岗民国建筑群的自然地理环境展开调查。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以及现场调查的结果,将九龙岗民国建筑群自然地理环境的调查整理。在对九龙岗民国建筑群的自然地理环境的调查中,不仅仅调查建筑群本身的自然地理环境,还调查九龙岗民国建筑群所在区域及淮南市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其地理区位、地形地貌、地质水文、交通状况以及自然气候因素展开调查。地理区位调查(图 5-1、5-2、5-3、5-4):淮南市位于淮河中游,安徽省中部偏北。淮南市东与滁州地区的凤阳、定远县毗邻,南依舜耕山与合肥市属长丰县接壤,西南与六安地区的寿县相连,西与属县凤台县交界,北与蚌埠市属怀远县相交。地处承东启西、南北交汇的重要位置,是沿海通向中西部的走廊。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之称。淮南市现行区划形成于 1977 年,辖田家庵、大通、谢家集、八公山、潘集区和凤台县。大通区位于淮河以南,市区东部,是淮南煤矿的发源地,建国前是淮南矿区的中心。面积 350 平方公里,辖洛河、上窑、九龙岗三镇和孔店乡、大通街道办事处。九龙岗民国建筑群即位于大通区九龙岗镇。九龙岗民国建筑群位于安徽省淮南市东部的大通区九龙岗镇境内东部,海拔高程约为 33.2 米,地理坐标为东经 117°06′05″,北纬 32°36′42″。九龙岗民国建筑群隶属九龙岗镇淮南村村委会,分布于九大路南北两侧,淮新路东侧。其基地内有 006 县道曲折通过,基地东侧有 206 国道纵穿南北,基地北侧有从田家庵到裕溪口的淮南铁路,基地以北约 1 公里处有 334 省道东西经过,基地以东约3 公里处有 17 省道南北经过。北约 7 公里处为淮河自西向东流过,东约 2 公里有高塘湖。
.........
结 论
文章以九龙岗民国建筑群保护规划编制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展开对我国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规划的调查方法研究。文章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解释,然后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对相关的案例进行研究。进而提出了近现代文物建筑的一些特点以及在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规划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近现代文物建筑的特点:近现代文物建筑是我国古建筑向现代建筑转换的过渡时期;近现代文物建筑是我国由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时期的产物,具有相应的历史价值;近现代文物建筑年代较短,遗留下来的数量和历史信息都很多,这对于研究相应的社会发展以及建筑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2)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规划调查中存在的问题:由于重视程度不够,调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对于近现代文物建筑的现存使用情况调查的不够深入;对近现代文物建筑的价值评估不够充分。在对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规划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之后,文章提出对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规划的调查方法。将其主要总结为:(1)首先对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规划调查的内容进行确定,主要是是分为近现代文物建筑自然地理环境的调查,近现代文物建筑历史文化环境的调查,近现代文物建筑遗产构成的调查和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管理利用情况的调查。而每一项中有包含具体的调查细节,这些可以参照文章中的章节。(2)在确定调查内容之后就是借助各种手段采取调查,主要包括前期准备,现场调查和资料整理三个阶段,在每一阶段中又包括文献资料查阅,现场记录测绘,访谈,等等手段。(3)最重要的是在进行相关内容调查过程中所需要秉承的原则,也就是根据近现代文物建筑调查过程中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近现代文物建筑应该如何调查。主要是要深入发掘近现代文物建筑的价值,从深层次、广范围对近现代文物建筑展开调查,并且根据其特点要特别重视现场调查过程中的访谈环节,并对近现代文物建筑的使用现状展开全方位的调查。最终通过相关的研究总结出对于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规划的调查方法,并以在实际案例《九龙岗民国建筑群保护规划》中的应用加以论证。至此,希望总结的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规划调查方法能够为以后的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规划调查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价值,从而编制科学合理的近现代文物建筑的保护规划,最终使近现代文物建筑在现代生活中继续发光发热,更好的为人们生活服务。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