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沿线景观特色营造分析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0-03-24 15:20:03

[摘要] 第1章绪论1 1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为解决

第1章绪论


1. 1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为解决城市人口剧增、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交通拥挤、土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城市交通需求迅速增长,人们不断研究各种交通方式来缓解日益俱增的交通压力,其中运量大、能耗低、污染小、速度快、占地面积小、安全性和可靠性高、乘车舒适性佳的轨道交通已经成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有效手段。轨道交通建设引领城市规划、带动土地整合、优化城市结构,治标又治本,将是现代城市交通的重点发展方向,轨道交通建设是发展城市的一种明智选择。⑴但轨道交通的出现改变人们的出行和生活,也为城市空间增添了新的景观构成元素,使交通结构与城市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如图1. 1广州市1990年至今城市结构发展图。
自1863年英国伦敦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线路以来,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至今大概已有150余年的历史[2]。随着城市发展,轨道交通得到非常快的发展,二战之后,随着小汽车迅速发展,美国以及欧洲国家的轨道交通发展结合地域特色呈现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不同趋势,而在欧洲,例如德国的一些中等城市修建轨道交通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与步行街区的结合以及保持城市传统历史风貌,一些做法和经验都值得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借鉴和学习。建设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已成为世界各国城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方案。亚洲最早的轨道交通是日木东京于1927年12月开通的淫谷线,在建设过程中重视车站及其邻近地区的整体式开发设计,促进了商业中心的建设,地面设施与地下车站连成一片,使轨道交通公益设施获得了新的活力,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轨道交通正处在迅速发展时期,国内第一条轨道交通1969年10月在北京建成通车,线路长度为23. 6Km。第一条高架轨道交通上海明珠线2000年在上海建成投入使用,至今仅仅10年。轨道交通建设发展0前正处在关键时期,大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公共交通发展,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特大城市还建立一个以轨道交通、立体高架道路系统为骨干、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多种交通方式相互协调的综合交通系统。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城区面积大幅度扩张,城市区位功能布局的调整,居住郊区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居民平均出行距离增大。为了满足乘客快速、准时、舒适的出行,轨道交通必是首选。轨道交通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和生活,为城市空间景观增添了新的构成要素,也使交通结构发生了一定改变。轨道交通的快速建设往往只考虑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这一最基本问题,而缺乏对轨道沿线景观、土地开发、道路美化等问题的整体考虑,景观各自为营,破坏沿线地域原有景观特征,与现有城市地域特色和人文色彩冲突,破坏原有景观的整体性,造成景观混乱,没有美感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国内各大城市(如广州、香港、深圳、佛山等)已建成轨道交通系统为借鉴,研究轨道交通沿线景观、空间环境的营造方法,有利于改善轨道交通系统、妥善处理交通与景观环境的关系,协调轨道交通与城市景观问题,把握城市中建成和未建轨道交通沿线与周围空间景观之间的关系,保护和展现城市特征和景观特色,使轨道交通沿线成为新的景观。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1研究目的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沿线景观构成要素分析轨道交通线路对沿线景观的影响,口的是要对城市轨道交通沿线景观特色营造找出可行的方法,以解决现存问题,美化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形象。轨道交通发展促使城市现代化发展速度加快,强化老城区与新城区联系,但同时也对城市原有空间格局带来影响,产生一系列城市问题。导致轨道交通沿线城市用地发生变化,破坏自然景观、割裂沿线城市空间景观、轨道交通对沿线地区噪声的污染、轨道交通对城市整体景观的影响及大尺度的构筑物对人行为心理的影响等。研究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空间环境的影响有利于更加合理的建设轨道交通系统、妥善处理轨道交通与城市周边环境的关系。轨道交通线的快速建设,不仅能解决城市日益严峻的交通运输问题,而且其营造的站点及沿线空间也成为人们喜爱的人性化场所。本文在丰富这一领域理论研究的同时,使得这领域研究得到更多拓展和深入。对城市轨道交通景观设计、实践起到一定指导作用,同时也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以引起更多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及建筑师们对城市轨道交通及其周边地区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视。
长期以来,轨道交通大型人工构筑物所带来的景观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目前国内对城市轨道交通沿线景观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成熟的理论。论文通过总结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和国内实践经验,立足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国大城市,如香港、广州、深圳、佛山等。从城市景观设计角度,致力于探索有效于城市轨道交通沿线景观设计的方法,促进我国轨道交通及其周边景观设计的发展,使现有城市景观设计以及城市交通景观设计等理论更加完善,为城市轨道交通景观建设寻求科学、实用的建设对策;另一方面,从轨道交通沿线景观构成要素进行深入剖析,去构建一套较为客观、简捷、实用的景观构成要素体系,目的是为己建成的轨道交通提出改进措施和对未建设的轨道交通提供决策依据,也就是为轨道交通沿线的城市空间景观建设找到可行的方法,切实有助于轨道交通景观的整合,为城市景观特色的展示提供依据。


第2章城市轨道交通景观理论概述


2. 1城市轨道交通景观特色
城市轨道交通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景观包含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社会景观,轨道交通沿线景观也包含这三种景观(见表2 — 1)。轨道交通景观从广义上来理解是城市中轨道线路空间的综合特征,包括线路景观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结构特征、功能特征、文化特征、人的视觉感受形象及特质生活空间等,主要是参与人本身的活动及人的心理反应,包含动态的和静态的空间概念。城市景观与城市轨道交通景观的关系,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有着鲜活生命的有机体,那么承载着运输功能的城市交通就是运送着维系城市生命所需养分的血管。城市传统街道、高架道路,高架轨道甚至地下隧道,它们的出现,发展、延伸、毁灭都在逐渐改变着城市的面貌,这种改变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它对城市的影响却是极为深刻的。在传统的城市交通景观中,交通景观主要指道路景观,并多以街道的形式出现。但是随着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一方面道路的分级逐渐细化,不同等级的道路必须与对应的城市的功能相适应,同时也对相应的道路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与之定位相适应,表现道路特色。同时,交通形式呈现的多样性,使得交通景观的概念也不应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街道景观。城市快速路、高架路以及轻轨等交通形式的出现,使得交通景观的考虑角度不得不从传统的交通景观从二维空间转变成三维立体化空间。此外,城市交通景观所涉及的空间,不仅仅包含承担交通运输功能的物质载体木身,比如道路、桥粱、轨道交通高架桥体,更应包括所有与之相关的绿地、广场、沿线建筑及车站等,并努力使之与城市整体规划设计相协调,体现城市特色。


第3章 轨道交通沿线景观影响分析.......... 32-40
    3.1 对城市空间景观的影响........ 32-34
    3.2 对城市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影响........34-36
        3.2.1 可意象行丢失........ 34-35
        3.2.2 城市特色消失 ........35-36
    3.3 高架轨道桥体形态对人行为心理影响........36-40
第4章 轨道交通沿线景观解析........40-61
    4.1 节点空间景观........ 40-51
        4.1.1 车站地下空间景观........ 40-46
        4.1.2 车站地面景观 ........46-48
        4.1.3 高架车站景观........48-51
    4.2 景观轴........ 51-58
    4.3 轨道交通与环境的协调........58-61
第5章 广州轨道交通沿线景观实例营造方........61-88
    5.1 概况........ 61-66
        5.1.1 轨道交道概况........ 61-63
        5.1.2 景观特色........ 63-66
    5.2 营造原则........ 66-69
        5.2.1 协调环境的原则 ........66-67
        5.2.2 特色原则........ 67-68
        5.2.3 城市景观美学原则........68
        5.2.4 人性原则........ 68-69
5.3 营造方法........ 69-88


结论


本文到此留笔,对本文总结如下:
1、对轨道沿线景观的系列思考,沿线景观成因、沿线景观构成要素及沿线景观特性分析。
2、结合人、自然、建筑对沿线、站点空间及站域空间的景观特点进行分析,轨道交通线路及车站负载着人文精神、关怀精神及和谐精神载体和宣传者的作用。从色彩、材质、标识、建筑造型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措施。
3、通过对广州、香港、深圳及佛山等大城市轨道交通的调研,接合实际例子对轨道交通沿线景观现状深入剖析,结合理论分析,找出轨道交通沿线景观存在的问题。
4、轨道沿线景观构成要素作为城市景观个体,在其环境中,现状的许多不足迫切需要寻求妥善解决的手段。从人的角度,对个体景观的美及与环境的协调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5、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综合景观特色的营造原则提出一些建设方法。


参考文献
[1]易思蓉,铁路选线设计,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6
[2]郑明远,轨道交通时代的城市开发,中国铁道出版社,北京,2006.3
[3]毛保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2006.3
[4] C.亚历山大H .奈斯A .安尼诺等.城市设计新理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5](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华夏出版社,2001.4
[6]蔡君时,城市轨道交通.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3[7]毛保华,姜帆,刘迁等,城市轨道交通,科学出版社,2001
[8](日)卢原义信着,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9]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科学出版社,2000
[10]高振宇,郭文军,陈峰.桥梁美与环境协调.公路交通技术.2000年
 


轨道交通,城市景观,景观特色,高架车站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