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立兹克奖得主设计 全台唯一 菁寮圣十字架天主堂 香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0-03-20 19:02:07

[摘要] 一位拥有「建筑界诺贝尔」桂冠的德国知名建筑师,一位多才多艺的法国圣若望修会帅哥神父,再加上中国传统的大香炉与祖先牌位,如此迥异的

一位拥有「建筑界诺贝尔」桂冠的德国知名建筑师,一位多才多艺的法国圣若望修会帅哥神父,再加上中国传统的大香炉与祖先牌位,如此迥异的元素,竟然在天主巧妙的安排下,跨越半个世纪的时空,在嘉南平原交织出美丽的故事。

普立兹克奖(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被誉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台湾唯一一件由得奖者设计的公共建筑,便隐身在台南县后壁乡。这座由德国建筑师哥特佛莱德•波姆(Gottfried Boehm)设计的菁寮圣十字架堂,近来成为全台建筑系师生的朝圣地。

后壁乡因「无米乐」声名大噪

后壁乡菁寮聚落位于嘉南平原穀仓上,因「无米乐」这齣戏而声名大噪。主角「崑滨伯」更在去年夺得第四届全国稻米品质竞赛冠军,而就在黄崑滨住处约三百公尺外的县道旁,早已存在另一件「国际级冠军」得主的作品,就是菁寮圣十字架堂。

这座带有德国传统教堂及城堡神秘气氛的建筑,一九五七年动工兴建,三年后落成启用,隶属圣方济会。教堂的设计者波姆曾在一九八六年获得普立兹克建筑奖,这是他的第一件国外作品。

桂冠设计师波姆 第一件外国作品

圣十字架堂的主堂神父吕天恩表示,据老一辈神父转述,当年因为新营教区有一名德国籍神父与波姆相识,写信请对方协助设计新教堂,波姆在一九五五年画了设计草图,再由本地建筑师按图兴建。

从外观来看,圣十字架堂造型独特,四座铝皮包覆的银色陡峭角锥尖顶直入天空,与附近传统红墙红瓦、低矮朴素的街屋与三合院民宅,形成强烈的对比。不难想像,四十七年前当它出现在嘉南平原时,是多幺前卫!

教堂结构主要以混凝土为主,但内部处理不仅展现流动开放的空间效果,还融入不少中国式建筑的元素,例如八角形祭坛、深红色的细格子落地木门窗,颇有中西混搭的风味。

四十七年前出现 惊叹嘉南平原

最引人注意的是,教堂的主祭坛上,居然还摆放一个大香炉,祭坛旁也设有祖先牌位。许多人看到都误以为是天主教来台传教后的入境随俗了,但吕天恩却笑着解释,「实在是个美丽的误会」。

「奉香表示对神的敬拜」,吕天恩指出,在天主教仪式中,原本就习惯用香来祈祷。所以来台传教后,并不排斥使用香。

至于设立祖先牌位一事,更因旧约圣经的十诫中,有孝顺父母的诫条,加上天主教也有为亡者祈祷的习惯,因此祭坛旁才设有祖先牌位。不过,吕天恩也强调,「我们不会将祖先当神,只是存有感恩之心,所以供桌上并没有食物。」

中西混搭风味 法国神父爱人情味

卅二岁的吕天恩是法国人,不仅长得斯文帅气,还多才多艺、弹得一手好吉他,国台语更说得十分流利。但谁也没想到,六年前的他,连一句华语都不会说,就离乡背井、远渡重洋来到台湾。

吕天恩表示,由于这里的教会需要,毅然来到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隔年负责圣十字架堂的服侍工作。

对于台湾的印象,吕天恩认为,这里的人情味让他觉得很舒服,也很有安全感,「不像法国社会问题那幺多」,很希望能长期住下来。

最近十分畅销的推理小说「达文西密码」,内容描述部分天主教团体的神父,会透过自我鞭笞和「苦修带」赎罪,引起各界的好奇。

对此,吕天恩忍不住大笑说,那是很久以前的事,现在几乎已经看不到。「因为耶稣对我们的期待,是希望我们努力付出愈来愈多的爱,而不是要我们藉着自我惩罚来赎罪。」

>>相关讨论
::[台湾战后第一代建筑展] 之10 台南后壁菁寮圣十字架堂, 1960::

中国时报 A8/综合新闻 2007/06/04 【洪荣志 南县报导】

天主堂,香炉,全台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