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推进城市更新上,重庆综合考虑当地的地理特征、城市定位和经济基础,突出特色和差异化,避免“千城一面”,力争“百花齐放”。
城市更新,是指对城市建成区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进行整治提升的活动。让城市更宜居、让生活更美好,建设人民城市,关键在于城市更新要更“有机”,即按照城市内在的秩序和规律,顺应城市的肌理来推进城市更新。
如何通过城市更新不断完善城市各项功能,让市民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民就此展开热议。
避免“千城一面”
城市更新要力争“百花齐放”
在推进城市更新上,各方形成了共识——要在“重庆加快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大都市”的大框架下,综合考虑当地的地理特征、城市定位和经济基础,突出特色和差异化,避免“千城一面”,力争“百花齐放”。
市人大代表、丰都县委书记张国忠说,丰都古为“巴子别都”,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良好的生态是这座城市最靓的名片。未来丰都将围绕“国际范、丰都味”,用好自然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优化城市形态、生态、业态、神态、活态、文态,打造郊区新城、文化名城、山水智城。
张国忠认为,城市更新要在优化城市规划、完善城市功能的基础上,重点强化城市设计、塑造城市名片。为此,丰都将设计城市地标、城市徽标、城市营销语等形象标识,谋划布局博物馆、美术馆、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等城市“大件”,叫响“丰收之都”城市品牌;设计风景岸线,提升长江南北岸景观效果,加快建设龙河滨江公园等城市慢生活空间,精心打造城市客厅、城市阳台及城市天际线、山水轮廓线、滨江水岸线,让广大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设计创意活动,围绕文旅仪式、活动赛事、文化夜市,策划“凤凰飞升”等仪式,举办马拉松、滑雪等国际国内体育赛事,繁荣夜食、夜购、夜游等夜间经济,提高城市吸引力。
市人大代表、秀山县委书记向业顺表示,秀山将突出产业和人口两大抓手,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就业集聚人口、以人口推动公共服务,围绕“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低密度、高品质”要求,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城市。
向业顺说,秀山将不断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把城乡全域作为有机整体进行空间布局,推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秀山将增强规划引领力,提升城市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加快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十四五”时期建成30平方公里城市,加快迈向50平方公里现代化城市;增强服务承载力,全面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打造区域性公共服务中心;增强环境吸引力,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和新城建设,同时严格控制城市开发强度。
以人为核心
高标准建设更要高水平管理
城市有机更新关乎城市发展,与人民美好生活息息相关。张国忠和向业顺表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要高标准建设,又要高水平管理,既要大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又要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让近者悦、远者来。
在深化城市治理、提升城市品质方面,丰都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推动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具体而言,丰都将实施治乱行动,重拳整治脏乱差、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等城市“顽疾”,让城市更加整洁;实施保畅行动,加快建设横五路、火车站至公园大道连接线,大力推进峡南溪、龙河二桥等交通堵点治理,让城市更加顺畅;实施赋能行动,建设“一屏观全城、一网管全城、一端惠全城”的新型智慧城市,让城市更加聪明。
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秀山的具体举措包括充分激发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进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更加注重精细化管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进“雪亮工程”、城市综合性大数据中心建设,推进大城细管、大城众管、大城智管;加快海绵城市和韧性城市建设,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不断提高城市防灾减灾的能力;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智能化水平。
补齐公共设施短板
让便捷与降耗兼得
重钢退休职工张淑英在大渡口区新山村街道沪汉社区住了二十几年。2021年4月,沪汉社区在启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时,将改造主题定为“钢城记忆”,整体设计上以工业元素为主,将重钢文化融入崭新的社区生活。
“小区改造后,不仅环境好了,居民之间的感情也更好了。看着文化亭里的老照片,我们就像回到年轻时一样。”张淑英说,新的一年,她特别期待音乐广场的打造给老旧小区增添更多艺术气息。
市政协委员、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彭瑶玲说,老旧小区改造,既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重要的城市提升工程。根据住建部规划,“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基本完成21.9万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建筑面积约40亿平方米,惠及居民超过1亿人。
彭瑶玲认为,在城市更新中植入“绿色低碳”的理念,将助力我国“双碳”目标更好实现。“过去的城市更新,更多是立足于老旧小区本身,较多关注住宅性能和颜值的提升,对为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的公共设施统筹考虑不足。”彭瑶玲说,在绿色低碳理念引领下,城市更新“更”的不仅是建筑自身,更重要的是对居民生活的关怀和生活品质的提升。
她建议以城市更新为契机,通过统筹规划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建设以步行为主的社区生活服务圈,减少居民买菜、就学、就医、健身等出行时间,这样既节约了居民日常生活的时间成本,也可缓解交通压力,降低碳排放。彭瑶玲表示,这些居民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要尽量结合轨道交通站点等公共交通设施就近布局,使生活方式与交通方式有机结合,让居民由过去的“专门跑一趟”变为“顺路去一趟”,实现便捷与降耗兼得,让城市效率更高、生活更美好。
关注便民微空间打造
更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城市更新不仅是区域内较大物理尺度上对‘硬设施’的改变,还需要通过对‘软环境’、对便民微空间的关注和提升,让居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市政协常委、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教授王林表示。
王林说,重庆不少老旧小区以城市更新为契机实现了社区服务提升,对于个别城市更新区域“硬环境”整体亮眼,但“烟火气”不足的情况,他建议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做法,在规划阶段增加居民参与的“共商”环节,充分吸纳居民意见。如北京、上海等地在城市更新规划阶段,邀请在住居民、原住居民讲述早年的生活故事,规划设计师将记忆中的空间与新的规划设计相融合,使城市更新中的微空间更符合当地居民的需求和期待。
“城市更新还为物业管理公司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王林说,在城市更新中,可以通过引入有能力的物业管理公司,利用闲置空间、边角地等增设停车场、便利店、休闲空间等设施,通过运作获得一定的收益,既提升空间利用效率,又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重庆日报)
以上就是建筑界快讯频道为您带来的“塑造城市新名片,城市更新要力争‘百花齐放’”内容,建筑界快讯频道会分享更多建筑相关热点资讯,寻找建筑之美,探索建筑之路,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