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人的园林情怀,自古有之,工作生活疲惫不堪之时,何不入园林之中,一逛解千愁?今天,咱们一起看看中国园林,从何而起?
园林,可以承载许多欢乐
颐和园中划小船,网师园里听评弹
香山公园赏红叶,避暑山庄观山原
坐拥东方园林的我们
往往会提起与之对应的西方园林
东西文化有差异,园林当中见分晓
几何式的西方园林强调人工美
这与其起源于农业果蔬园有很大关系
山水式的东方园林强调自然美
这与其起源于皇家猎场有很大关系
中国园林怎么来的?
生成期:求仙狩猎,一池三山
殷、周、秦、汉
原始人饿肚子打猎时,可不会想着逛公园
直到奴隶社会
上层人士想做游乐场,才有了园林的3种雏形
囿(yòu)、台、圃
注:囿,用来栽培树木、放养动物;台,用来观天象、通神祭祀;圃,用来种植经济作物。
秦代,开始大量造园
上林苑开创了人工堆山记录
汉武帝在其中首创的一池三山布局
成为后世皇家园林的重要模板
注:一池三山,指三座山在一个湖中。一池指太液池;三山指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并有仙人居之,仙人有长生不老之药,食之可长生不老,与自然共生。
同期,我国最早的街道绿化出现
注:春秋战国时,人们曾把行道树栽培的好坏,视为国家盛衰的标志之一。秦统一后,曾命令道旁广植松树。文字记载如《汉书·贾山传》:“秦为驰道于天下……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这时,皇家园林是主流,私家园林较少
园林从最初的狩猎求仙
变成观景游览、庄园经济功能
转折期:魏晋风流,寄情游园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活跃的思想
促进了园林创作
园林从模拟山水实景变成追求山水意境
皇家园林变小,狩猎求仙变成游玩观赏
私家园林写实和写意结合
追求隐居的文人在园林中寄托精神
曲水流觞出现
注: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指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意为除去灾祸不吉。文字记载可追溯到西周初年《续齐谐记》:“昔周公卜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流波'。”
全盛期:山水诗意,气派繁华
隋、唐、五代
隋唐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文人参与造园
将山水诗画的意境融入园林
皇家园林规模宏大的皇家气派完全确立
私家园林依然追求着诗画情趣
寺观园林进一步普及和世俗化
促进了郊野旅游区的建设和发展
此外,公共场所的园林也被提及
成熟初期:千年积累,登峰造极
宋
宋代,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园林也步入成熟,更加偏向于文人化
这时,皇家园林集中于东京和临安
没有了皇家气派,更接近于私家园林
最有名的是汴京(今开封)皇家园林——艮岳
注:艮岳突破秦汉以来宫苑“一池三山”的规范,把诗情画意移入园林,以典型、概括的山水创作为主题,在中国园林史上是一大转折。文字记载有宋徽宗《御制艮岳记》。
成熟期:元、明、清
元代,民族矛盾尖锐,造园停滞
明后期,园林数量、规模和类型都达到空前高度
发展出了专业匠师和造园著作
随着清朝中央集权的加强
皇家园林又开始异彩纷呈
吸收江南园林风格的同时也保留了皇家气派
乾、嘉两朝造园技艺和园林规模都达到新高
三山五园、承德避暑山庄等皇家里程碑园林出现
地域上,形成了江南、北方和岭南三大园林风格
随后,清末不到二百年,国力盛极而衰
虽有大量的皇家宫苑和私家园林
但风格不再有重大突破
以上就是建筑界园林频道为您带来的“一入园林解千愁!中国传统园林的来源”的内容,建筑界园林频道也将持续关注更多优秀园林设计相关知识,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