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混凝土裂缝是由于混凝土结构由于内外因素的作用而产生的物理结构变化,而裂缝是混凝土结构物承载能力、耐久性及防水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我们一起来分析下水利工程混凝土发生裂缝的原因。
1混凝土本身存在问题
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按照一定比例配比所得到的混合料,包括水泥、水、砂石、外加剂等等。这些材料通过相应的搅拌处理得到复合性材料,若是各方面不够合理都会造成混凝土相应力学性能无法满足基本要求,一旦混凝土混合料在搅拌过程中出现掺水量较多或者搅拌不均匀等问题都会造成混凝土施工发生裂缝。总的来说,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1)混凝土在配置时相关材料配比不符合设计标准,无法达到施工标准要求,例如水灰比配置不够合理等,在应用时产生裂缝;
(2)完成了混凝土材料配比设计后,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以及温度实施混凝土的搅拌;
(3)水泥的收缩量不满足标准规定。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不同,对于混凝土收缩率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一旦混凝土的实际收缩量不满足设计要求时非常容易产生质量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一旦混凝土质量不能满足设计标准时就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应力,进而造成混凝土表面产生收缩裂缝。
2外部温度变化的影响
如果外部环境温度发生快速、剧烈的变化就会造成混凝土内、外部应力不够均匀,从而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出现,这是造成混凝土裂缝最为常见和普遍的影响因素。具体来说,只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施工完成后的温度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就一定会产生相应的裂缝。其主要原因在于:混凝土结构一般都是一次性浇筑成形,并且水利工程的规模都非常庞大。若是水泥受到水化作用后会产生非常大的热量聚集,如果这些热量无法快速释放就会造成混凝土的内部温度远远大于外部温度。在受到热胀冷缩作用下水泥就会发生膨胀或者缩小的现象,从而在混凝土内部和外部产生不同的应力,这种应力一旦超出了混凝土所承受的应力就会使得混凝土发生开裂的问题。
3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混凝土内部存在着大量的水分,在对其进行成型浇筑之后混凝土存在着硬化过程。此过程中混凝土内部的水分会不断蒸发,随着水分的蒸发会将混凝土内部的热量带走,从而造成混凝土的不断收缩,并且强度有所增加。对于那些质量相对较差的混凝土来说,一旦受到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收缩力时就会发生开裂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混凝土能够一定程度上承受此种收缩力,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除了此种收缩力外还存在着温差所产生的收缩力,这两种收缩力相互叠加就会造成混凝土所受总体收缩力超出混凝土承受力,从而造成混凝土发生开裂。
4混凝土养护方面的影响
完成了浇筑之后的混凝土一旦养护方式不合适就会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收缩而产生裂缝。为了有效提升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需要避免混凝土浇筑之后产生非常多的热量损失,因此要在混凝土上部增设植盖,同时要确保混凝土表层的湿润性,这样就能够确保混凝土较好的凝固效果。若是没有对混凝土进行必要的防护或者防护措施不当,特别是在天气炎热情况下浇筑的混凝土,其内部的水分会发生快速的蒸发,从而造成表面裂缝的产生。
以上就是建筑界水利频道为您带来的“大型水利工程中,混凝土发生裂缝的原因”内容,建筑界水利频道分享更多水利工程施工知识来帮助你学习施工技巧,寻找建筑之美,探索建筑之路,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