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市政工程施工中,全过程造价管理动态性较强,但实践中发现,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多为被动控制,且结果多不理想。怎么对市政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学习下这5大杀手锏。
为什么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不力?有六大成因:概预算中“动态管理”理念运用不足、造价控制多为被动控制、设计者对经济性、适用性认识有限、“分段式”设计管理法多滞后于市场经济规律、图纸设计深度不足、“逐利”驱使,施工单位并不主动优化图纸。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整改从而有效控制市政工程的造价?
1、强化造价信息大数据库建设,实行概预算动态管理
实行概预算的动态管理,首先是地方造价管理机构随时关注造价信息市场变化,建立大数据库,并建立预测模型,科学预测人工及主材(如钢材、水泥、沙石等)价格走势,供概预算员参考,并反映在概预算中,做到可控。以往的研究验证了“建筑信息模型”(BIM)在工程造价领域中运用的可能性及其数据管理优势,只是较少运用于工程造价管理实践,特别是市政工程建设领域。 实际上,物理特性和功能特性为一般建设项目共有,而BIM是将二者通过数字形式表达出来。BIM平台中,人材机价格走势等信息可充分共享,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全部决策依据更可靠;项目各阶段,各参与者业务职责也很明确,更便于动态管理。
2、强化设计招投标管控
市政工程应视“设计招投标”为重要的造价控制手段,以“招投标控制价”管控为核心,对设计招投标管理持续强化,以技术经济效果为考虑,优选最佳设计方案。2013年7月1日《新清单计价规范》实施后,编制市政工程“招标控制价”成为国有资金投资建设工程招标 的强制性要求;也对编制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误差在正负3%间浮动;对比定额工期,压缩工期超过其20% 时,“赶工费用”须在招标文件中明示增加。
以此为基础,先要完善设计招投标制度,使竞标环境公开化、公正化和公平化,使设计单位更乐于参与竞争;其次是在设计评标时,可邀请建筑经济师参与,并将“价值工程分析法”引入设计方案评审阶段,切忌设计方案评价指标的单一化,而应作出多种设定,并以工程重要度作为分配权重的参照,更好地比选最佳设计方案;第三是强化设计、施工一体化,在设计阶段逐步吸收施工企业参与,强化沟通协调,降低设计同实际施工间的偏差,提高设计水平,最终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3、遵循经济适用原则选择施工方案、材料、工艺
从项目施工组织来看,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是重中之重。在工程造价中,施工方案也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通常,选择施工方案有三个要素:一是选择重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法,二是确定施工顺序,三是明确工程作业法。只有施工方案合理、可控,项目造价才能合理、可控,因此,应先判断施工方案是否可实现且技术先进;其次判断其是否适应工程规模;三是判断其是否经济合理;四是判断其是否安全。最佳的方案是依据上述内容综合比选,确保最经济、最安全、最适用。此外,先进的施工材料、工艺有利于施工效率提高、 工程进度加快,但是否选用,需正确评估。
4、改革工程设计取费方式,探索施工单位奖励机制
当前,市政工程设计取费方式的选择以两种居多:一是每平方额度;二是投资规模总额百分比。
事实上,为谋求自身利益,各设计院只求工程做大,而并不持续优化图纸,致工程造价过高。因此,改革工程设计取费方式应是必然之举。实践中,为鼓励图纸优化,不妨推行优质优价收费法,并设置“设计合理节约奖”。而鉴于设计图无法反映现场全貌的现状,应探索施工单位奖励机制,鼓励其据优化图纸,优化施工工艺,使其既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又加大利润,实现多方共赢。
5、施行施工管理网络化
工程施工顺序安排合理时,重复工作少而进度快,工程造价能得以有效掌控。市政工程涉及面广,施工单位交叉作业多,协同作业难度大,常见重复施工。
大城市常见同一路段给排水、通信、电网重复开挖,而利用计算机技术实行网络化施工管理,将使这一过程简化。施行网络化管理即总包方制定可行的施工组织计划,安排专人制定“工程进度网络图”,对各项作进程适时监控、协调及调整,避免重复施工、拥挤扎堆。
以上就是建筑界造价频道为您带来的“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不力!这5大杀手锏要了解”的内容,建筑界造价频道也将持续关注更多工程造价的相关内容,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