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的建筑师精心设计的窗洞仿佛一种游览者路线的信号。整座纪念馆的光线被点、线、面多种形态编织,在路径的各个节点形成串联。
到达纪念馆前是一段曲折路径和台阶组成的山路。入口广场被斜向的路径所划开,尖锐的图案使广场呈现出沉重的纪念氛围,踏上十级阶梯之后,周边的花岗石外墙渐渐形成了强烈的体块转折,深凹的入口和起伏的石材变化不断影响着到访者情绪,怀着犹疑和期许的人们将从这里进入到大厅。
建筑师在空间处理中巧妙的利用了自然光线。精心设计的窗洞仿佛一种游览者路线的信号。整座纪念馆的光线被点、线、面多种形态编织,在路径的各个节点形成串联。
作为起点的大厅,天窗纵横交错的格架将落入主墙的光线切割形成多样的变化,斑驳的光影投射曲折坡道的端头,构筑奇妙的视觉焦点。
在路径的行进之中,屋顶和侧壁的楔形带窗形成线状的光路,空间由暗中生出一线光明,为行走在曲折路径中的参观者寄予迷茫中的希望之光。在路径的末尾展厅,整面玻璃幕墙的山景使室内光感趋向明亮的同时,参观者沉重的心境也随之豁然开朗。
石材和玻璃作为纪念馆的两种主要材质,在表达中暗含了战争隐喻。厚重的石材如重重困境,暗示着阻隔与艰险,而立面上划破体块的尖锐楔形玻璃面,象征着艰难中开辟出一条条通路,最终将引向自由和光明。
建筑通过材质和体块的变化将强烈的对抗情感和纪念意义切入,表现独特的战争纪念。(ArchDaily)
以上就是建筑界消防频道为您带来“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起伏的石材变化不断影响着到访者情绪”内容,建筑界建筑频道会持续分享更多优秀建筑案例,寻找建筑之美,探索建筑之路,欢迎关注我们~